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毛丝鼠

阅读(88)

动物百科小编小香猪给大家整理了毛丝鼠的资料,包括毛丝鼠的图片资料、毛丝鼠的形态特征、毛丝鼠的生活习性、毛丝鼠的品种和种类、毛丝鼠的寿命等与毛丝鼠相关的详细信息。

毛丝鼠

毛丝鼠(学名:ChinchillalanigeraMolina):是啮齿目、毛丝鼠科、毛丝鼠属动物的统称。

短尾毛丝鼠体型较大,体长30~38cm,尾长10cm左右;长尾毛丝鼠体型较小,体长24~28cm,尾长14~15cm。一般雌鼠体重510~710g,雄鼠体重425~570g。前半身似兔,后半身似鼠,耳大钝圆,尾毛蓬松。眼睛明亮,鼻端两侧有许多长须。标准毛丝鼠皮毛呈蓝灰色,腹部渐淡至白色,腹中部有分界明显的白色带。

该物种群居、性情温顺、昼伏夜出,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兔子大小的花栗鼠类动物,以皮毛柔软漂亮而闻名于世,由于受到人类的大肆捕杀而濒临灭绝。

(概述图来源:[1])

中文学名毛丝鼠拉丁学名Chinchillalanigera别称美洲栗鼠,又称绒鼠、绒毛鼠、金丝鼠、龙猫等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兽亚纲目啮齿目亚目豪猪亚目科毛丝鼠科属毛丝鼠属种毛丝鼠分布区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命名者及年代Molina,1782英文名称Chinchillidae;chinchillas

目录

1形态特征2栖息环境3生活习性4繁殖方式5分布范围中国世界6亚种分化7保护级别8人工饲养饲养历史饲养条件饲养食物常见疾病

形态特征

短尾毛丝鼠体型较大,体长30~38cm,尾长10cm左右;长尾毛丝鼠体型较小,体长24~28cm,尾长14~15cm。现在各国饲养的几乎都是长尾毛丝鼠。毛丝鼠外形似具长尾的兔,但耳较兔小,呈钝圆形;前肢短小,有5趾,不善于刨挖,却善于巧妙地摆弄;后肢发达,有4趾,善于跳跃;尾长而蓬松似松鼠。成年雌鼠大于雄鼠,一般雌鼠体重510~710g,雄鼠体重425~570g。仔鼠出生重44.83±6.69g。

毛丝鼠背部和体侧的被毛为灰蓝色,腹部被毛逐渐变浅至白色。体毛主要由绒毛组成,绒毛密而均匀,每个毛囊内簇生50~60根,每根直径仅5~11μm,细于蛛丝,每丛绒毛中有1根针毛,直径为12~15μm。毛被呈美丽的灰蓝色,毛干呈现出深浅交替的色带,接近毛根部为深瓦蓝色,毛干中段为白色,毛尖的颜色不同个体又可分为浅、中、深,但从鼻尖到尾端的脊背部接近黑色,两侧稍浅,腹部有狭窄的分界明显的白色色带。通过人工杂交现已育成青玉色、米黄色、木炭色、黑色、白色和银色等。

毛丝鼠的切齿十分发达,呈橙黄色,露于唇外。[2]

栖息环境

栖息于安第斯山脉地区海拔500~1200米的岩缝、岩洞及灌木等极地气候的环境中,或干燥的高山岩石地带。[3]

生活习性

毛丝鼠性情温顺,不咬人,喜欢群居,善于跳跃,胆小怕惊扰,习惯于白天安睡,夜间觅食,喜欢在笼中仰卧于柔和的阳光下。平时雌雄个体相处和睦,极少吵架,只有在繁殖配偶季节偶尔发生争斗现象。雌、雄毛丝鼠交配时,发出柔和的像鸽子一样的“咕咕”声。

毛丝鼠喜欢干燥阴凉的环境,适宜的温度是2~30℃,气温为零度以下,或30℃以上均不适宜其生长。雨水太多,潮湿和寒风对毛丝鼠的生长发育都不利。因此,一般毛丝鼠都在室内较暗的环境中饲养。

毛丝鼠喜欢吃鲜嫩多汁的植物,也喜欢吃树皮、干草和种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常饲喂于草、谷物和青饲料,或配合饲料。成年毛丝鼠的采食量约为体重的5%~6%。毛丝鼠吃食时的姿势很像松鼠,后肢坐立,用前肢抓取食物,一点一点地送进嘴里。毛丝鼠的寿命一般为15~20年,其中有8~10年具有繁殖力。[4]

沙浴是毛丝鼠最重要的习性。喜在沙盘中打滚、嬉戏,清洁身体,并有啮齿动物咬嘴的习惯。[5]

繁殖方式

毛丝鼠公鼠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常年都有良好的性欲和配种能力。毛丝鼠全年均可繁殖,但交配多在12月至翌年3月,盛夏和秋季(7~10月)配种率较低。母鼠的性周期为28~35天,妊娠期110~124天,每年2~3胎,每胎1~4仔,以2~3仔为多。产后1天内即发情,可血配,断乳后10天左右再次发情。初生幼仔全身被毛,初生重35g,出生后即能跑动,哺乳期45天左右。第一次发情月龄变化幅度较大,早熟的3月龄,晚熟的9~11月龄;幼龄母鼠通常在4~6月龄性成熟。[6]

分布范围

中国

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12个省市试养,并获得成功。[7]

世界

野生毛丝鼠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国。

十八世纪后,因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毛丝鼠广泛分布到世界各地,如西班牙、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7]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8]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9]

人工饲养

饲养历史

1922年美国采矿工程师M.F.Chapman,由原产地获得了8公3母共11只活鼠,把它们带到美国加州,经驯化饲养,繁育成功,从此开创了人工饲养毛丝鼠的先例。各国的毛丝鼠养殖业,大部分就是在这几只原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人工饲养毛丝鼠比饲养其它毛皮兽的历史较短,自驯养迄今不足80年,饲养的总数量也不过50万只。饲养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和加拿大,其次是丹麦、德国、日本、智利和阿根廷。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于1973年开始由国外进口种鼠,引进后分别放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12个省市地区开始试养,但大多数没有饲养成功,引进的种鼠也逐渐消失无踪。后来又有人分别由美国和加拿大引进了种鼠试养,这批种鼠现已风土化,繁殖的数量日渐增多,现已形成了种群。

各国饲养的毛丝鼠绝大部分是长尾毛丝鼠,种鼠的来源都是同一个地区,其形态、体重、毛绒质量和产仔数量,基本一致。均为同一个种,经各国饲养迄今尚未形成饲养品系。中国饲养业和宠物店销售的毛丝鼠无论来源于何处,只有质量的好坏,没有形态和性能的差异。但近代已从蓝灰色的原种色型中,培育分离出了白色、黑色、蛋黄、浅灰、棕驼等十数个不同的色型。[10]

饲养条件

饲养毛丝鼠要求环境条件比较严格,在中国普遍采用室内笼养方法。主要设施是房舍、笼具和调温、调湿以及采光设备等。

房舍

建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的非闹市区。开窗要小些,南北窗不要对

开,防空气对流。冬日要有取暖设备,最好是水暖或汽暖,室内温度要常年保持在10~20℃之间较为理想,过低过高都不利于毛丝鼠的生活。以20㎡养100只种鼠为宜,鼠笼可摞3~5层,室内正面窗户要安装绿色窗帘,地板要求隔潮、隔凉,每10㎡安装1只40瓦的日光灯。

毛丝鼠人工饲养的棚舍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多在室内饲养。一般用组合式铁丝鼠笼(最好用镀锌铁丝笼),每个笼的体积为50cm×45cm×10cm,或60cm×30cm×30cm,笼舍通道口径为13cm×13cm。铁丝笼舍的网眼为2.4cm×1.2cm。如用竹木结构,笼子容易被啃坏。雄兽和雌兽在非发情繁殖期应分开饲养。笼内除设有饲槽、饮水管、跳板以外,雌兽妊娠产仔前笼内应放活动式木制产仔箱,规格为30cm×25cm×20cm。此外鼠笼内放置沙盘(沙盘由木制或铁皮制成),规格为30cm×15cm×8cm,内装4cm厚干燥而洁净的细沙,最好放少量滑石粉。此外,笼中还可放入一些细木棍,供鼠磨牙。

环境

环境卫生要求严格,加强卫生防疫尤为重要。首先要保证空气、水源要新鲜卫生,第二,不能与其他动物接触或混养;第三,注意防老鼠侵害,杜绝老鼠进入饲养室和饲料室。疾病防治。

鼠笼

笼具要求16号铁丝,加工成1.5cm网眼,镀锌,电焊。

⑴种鼠笼

种鼠笼最好1公4母5个单鼠笼组合成1组,每个单笼养1只,单笼长50cm、宽35~40cm、高35cm。在一组笼的后下方设一通道,宽10cm、高15cm,供公鼠配种时出入用。每个鼠笼有直径为7~8cm的圆孔与配种通道相通,以便公母交配时,公鼠自由进入母鼠笼,也可以不设配种通道而制成双笼,两笼之间放一个沙浴箱。

⑵皮鼠笼

皮鼠笼可略小于种鼠笼,可以是单笼也可以连成组合笼。

附属设备

⑴食盒

即颗粒料盒,装精料用,用镀锌铁皮制做。

⑵干草盒

装粗饲料用,可用铁皮、铁丝网制作。

⑶饮水瓶

以150~200ml小瓶为宜,配以胶塞滴管即可做成。

⑷沙浴箱

毛丝鼠每天都要进行1~2次沙浴。沙浴对毛丝鼠的毛绒生长、毛绒清洁有一定作用,因此必须有的设备。放在笼的侧面,可以放在笼内。沙浴使用的沙子可以是一般黄沙或白沙,但在使用前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先将沙子筛去尘土和大粒,取中间细沙,用开水浸泡洗涤取出后晒干或烘干,再加入1%~2%滑石粉调匀备用。

⑸软木块

笼内放软木块或浮石(江石末)供毛丝鼠啃咬磨牙,软木块不宜过大,形状不限,但要注意不能带有松树油或樟木气味。

⑹粪尿托盘

专用做接粪尿用,尺寸大小随鼠笼而定。[10]

饲养食物

毛丝鼠是一种草食性小动物,饲料来源广泛,饲养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投入劳力少,成本低廉(每只成年鼠饲养一年的成本为1千元左右),收效快,收益多,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毛丝鼠的消化道特别长,盲肠发达,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常饲喂干草、谷物和青饲料,或配合饲料,包括草本植物、蔬菜、野菜、桑叶、榆叶及苜蓿、谷物等,白菜等含水量太多的蔬菜不宜饲喂。精饲料除各种谷物以外,还可喂给麦麸、玉米面、豆饼粉。添加少量精食盐、酵母粉、骨粉和其他矿物质,如钙、锌、磷、纳、钾、铁、铜、钴、锰等,添加量一般为钙1%、磷0.5%、碘化钾0.3/万、硫酸铜0.5/万、硫酸锌1/万,硫酸亚铁1.5/万、硫酸锰1/万。例如:苜蓿草22%、玉米10%、豆饼粉18%、麦麸17.5%、小麦14%、大麦12%、骨粉2%、食盐0.5%、酵母粉4%。成体饲喂量每日每只约25g,再补以干草和青绿饲料如紫苜蓿、三叶草、野稗草、猫尾草、野菜、车前、蒲公英、苦菜、水芹菜、胡萝卜等,有利于生长发育,且鲜嫩多汁,适口性好,能够刺激食欲。青饲料与精饲料的配搭应根据季节、气温和毛丝鼠的粪便干湿等情况决定。怀孕雌兽要多强加适量维生素E和蛋白质饲喂。对临产雌兽还应适量增酸奶粉和多维葡萄糖(每餐加一勺),仔鼠出生后,继续补充营养,可提高仔鼠成活率。对毛丝鼠的饲喂量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科学地给予控制。喂量过大,不但浪费,增大成本,而且毛丝鼠过饱而减少运动,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引起胃肠病。毛丝鼠白天活动量小,吃食少;夜间活动量大,因而夜间饲喂食量大。成体体重一般在500g左右,日采食量约为体重的5%~6%。其中颗粒饲料占80%,干草和青绿饲料占20%左右。每只每次喂1平匙颗粒饲料(大约15g),草料不受限制。一般1天喂两次,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投喂,以夜间饲喂效果较好。喂鲜绿饲料如鲜草时,先要晾晒,不能喂带露水的湿草,干草要切短,谷物要磨碎。细粉饲料易呛喉,常引起异物性肺炎,湿料易腐败,喂后易引起肠炎。饲喂的饲料品种要稳定,从喂干到喂鲜或从鲜到干,都必须逐步进行,过度时间应不少于1周,同时要全天保持饮水器内有清洁饮水。[10]

常见疾病

气胀病

该病常在断奶后的仔鼠或人工哺乳的仔鼠中发生。毛丝鼠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当,仔鼠在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前来食了过硬的食物。另外,食兵不洁、喂食不定时、母鼠乳汁不足,以及用鲜牛奶代替奶粉喂仔鼠等都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⑴症状

患病鼠精神不振,萎缩在笼内或窝内,胃部膨胀。

⑵防治

发病早期,在确保毛丝鼠不跑掉的前提下,让其在舍内自由跑动数小时,常可恢复健康,如果患病鼠是因突然改变饲料而引起发病的,应立即恢复原来的饲料。如果是由于人工哺乳引起气胀病时,可将原来饲喂的炼乳、开水各一半的配方,改为炼乳30%、开水60%和葡萄糖10%的配方。发病初期,轻轻按摩患畜的胃都是有益的。疾病严重时用通气健胃药同时配用磺胺药物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口服奶乳酸溶液(或食用醋)3~5ml,有时能缓解本病;口服萨罗0.2g,乳酶生1.2g,人工盐0.2g的合剂,对本病也能奏效“病情危急畜,应采用穿刺放气法治疗,同时注入乳酸等防腐剂。

脱毛性疾病

脱毛可以分为营养不良性脱毛及皮肤病引起的脱毛两种类型。营养不良性脱毛,在毛丝鼠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引起鼠发育不良。对此可通过选种选配,加强饲养管理,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矿物质,其中包括微量元素的补充和供给优质牧草而加以解决。对皮肤病引起的脱毛,可以用樟脑油涂搽患病部位,短两天涂1次,一般涂3~4次后即有好转,以后在患处逐步长出新毛。

由寄生于皮肤上的疥螨虫引起的皮肤病,通称为疥螨病。

⑴症状

患畜皮肤红肿,尤其四肢、趾掌、耳颈部等处;被毛脱落,形成黄白痂皮,患部发痒,患畜表现不安,经常可以见到其用爪趾抓挠和摩擦笼舍等现象。

⑵防治

用5%辛硫磷乳油,配成0.1%的膏剂(100克黄凡士林加上50%辛硫磷乳油0.1ml,调到均匀)涂擦患部,或用2%洗必泰软膏涂于患部,直到病愈。乳腺炎

母鼠有时也会感染乳腺炎或乳头被仔鼠咬破而引起乳头发炎。可用青霉索或链霉素涂抹乳头上的伤口,用樟脑油涂抹发炎乳头和乳腺采治疗炎症。当乳腺产生硬结时,可用热湿布热敷、按摩,谨慎地将乳汁挤此等方法治疗。

腹泻

⑴症状

开食、喂饲料的小鼠易发生仔鼠腹泻。仔鼠由于食了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而患腹泻,表现为衰竭并伴有败血症症状,死亡较高。

⑵防治

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强管理,要供给小鼠干净并富有维生素的饲料和清洁新鲜的饮水。每年初春和深秋应加强防寒保温工作,鼠舍温度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本病可用胃蛋白酶、磺胺脒治疗,而且效果较好;用氯霉素治疗本病也有良好的效果。[10]

旅鼠

阅读(151)

动物百科小编丶怕死小强给大家整理了旅鼠的资料,包括旅鼠的图片资料、旅鼠的形态特征、旅鼠的生活习性、旅鼠的品种和种类、旅鼠的寿命等与旅鼠相关的详细信息。

旅鼠

旅鼠属于啮齿目仓鼠科,共有四个属:环颈旅鼠属,旅鼠属,林旅鼠属和沼泽旅鼠属。

中文学名旅鼠界动物界门脊椎动物门纲哺乳纲目啮齿目科仓鼠科属旅鼠属分布区域挪威北部和亚欧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

目录

1形态特征2主要分布3生活习性4繁衍生殖概述繁殖之谜暴露之谜死亡之谜5北极旅鼠警觉地注视周围的动静毛色变成桔红色6死亡迁移简介解释一解释二解释三7自杀之谜

形态特征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哺乳类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

旅鼠腿短,耳朵小,毛软。除尾巴外,全身长10~18厘米。毛上层为浅灰色或浅红褐色,(有时也会成橘红色),下层颜色更浅,有的旅鼠在冬天时毛色变为全白,有利于保护自己。

主要分布

挪威北部和亚欧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以根,嫩枝,青草和其他植物材为食,天敌有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雪鹗、北极狐、黄鼠狼、北极熊等。

生活习性

在北极苔原地区,数量过多和食物缺乏导致大量的旅鼠快速迁徙。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小动物能在一天内迁徙10英里。对一些弱者来说,这种迁徙的速度太快,而一旦落后就会死亡。

旅鼠在春天时会由冬天时的干燥地区移往夏天的潮湿地区,其数量约三~四年达到族群颠峰,在巅峰那年的夏末或秋季时会由高密度的地区迁往低密度的地区。

繁衍生殖

概述

旅鼠从春到秋均

可繁殖,繁殖力极强,妊娠期20~22天,一胎可产12仔,一年7~8胎,且其雌雄比例占约3:1,但在早春时的比例约1:1。雄性的染色体只有xy一种形式,但雌性有xx,x'x和x'y等三种型态,其中x'y有较高的生殖潜能。

旅鼠的寿命通常不超过一年。活动领域方面,雄性约2000㎡,雌性约300㎡。旅鼠的成熟期,雄性为44天以上,而雌性为20~40天,若旅鼠在夏季时体重未达到20克时,他们在冬季时便会停止成长直到春天时,才性成熟。

繁殖之谜

旅鼠是世界上已知的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它的繁殖能力:如果一对旅鼠从3月份开始生,假使它们一年中共生了7胎,每胎12只,一共就是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2160只。这是第三代。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总数为15120只旅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90720只,第六代为326592只,第七代为653184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从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堪称旅鼠的一大奥秘。

暴露之谜

当旅鼠的数量急剧地膨胀,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且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是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肤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桔红,使其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为了千方百计地吸引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消耗它们,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秘密。

死亡之谜

当旅鼠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数量总是有限,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己都收效甚微。因此它们会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聚集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方向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是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准备似的。但是后来,不知道是谁下了命令,也不知谁带头,它们却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而队伍会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地跳将下去,直到被汹涌澎湃的波涛所吞没,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网上流行一篇署名“桑内斯”的“美文”《浩荡祭大海——奔赴死亡之约》,转自《读者》2005年第15期,据说是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随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顿悟了生命的真谛:无须畏惧死亡,因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内容和文笔看,不像是翻译作品,当是某个国内作家的假冒之作,里面绘声绘色地描绘自己跟踪目睹数百万只旅鼠为了物种的利益,在浩浩荡荡的长途跋涉之后集体跳海自杀的场面,其实是从国内介绍“旅鼠之谜”的科普文章改编而来。

传说,当旅鼠数量达到顶峰时,它们就会自发地集体迁移,奔赴大海自杀,只留下少数同类留守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迪斯尼在1958年拍摄的记录片《白色荒野》中,就记录了旅鼠成群结队地迁徙、最终跳海自杀的场面,配上了非常煽情的解说。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影响深远,使旅鼠奔赴死亡之约的动人传说在西方家喻户晓。

不过那部记录片的场面是伪造出来的。那部影片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省拍摄的,那个地区并不产旅鼠。摄影组到北极地区向因纽特小孩买了几十只旅鼠,让它们在一个覆盖着雪的转盘上奔跑,从各个角度拍摄,剪辑后就出现了成千上万只旅鼠大迁移的情景。之后,摄影组把这些旅鼠带到悬崖上,希望拍摄它们跳到悬崖下的河中淹死的场面。不料旅鼠却不愿往下跳,在等了两天之后,不耐烦的摄影组把这些旅鼠赶下了悬崖,人为制造了跳海自杀。

旅鼠的数量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生物学课题,可能与天敌、食物、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系。例如,一个很明显的但还未得到证实的解释是,旅鼠数量的剧增破坏了植被,出现食物匮乏,导致大批旅鼠被饿死。然后植被开始回复,出现了新一轮的循环。实际上这并非旅鼠特有的现象,在严酷条件下生存的其他一些小动物,其种群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周期性变化。

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专家们在这一点是一致的:旅鼠不会集体自杀。在旅鼠数量剧增,当地的食物变得稀少时,旅鼠和其他动物一样,会向其他地方扩散。人们观察到,在挪威山区,山上的旅鼠向山谷扩散,有一部分会逐渐到了湖边和海边,在那里安置下来。但随着后来者越来越多,有些就会试图游到对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这可能就是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的源头。

近年来也有些专家试图从旅鼠自身的变化解释其数量减少之谜。例如,随着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压力,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从而使其繁殖力下降,变得更有攻击性。在群体密度过大时,旅鼠的反应不是牺牲自己,而是更倾向于攻击其他旅鼠,乃至出现自相残杀。

旅鼠奔赴死亡之约的神话不会像旅鼠从天而降的神话那样轻易消失。不管专家们如何澄清,这个神话会一直被当成一个科学事实、做为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奇观流传下去。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美丽的谎言胜过冷酷的事实。

北极旅鼠

警觉地注视周围的动静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而斯堪的纳维亚的农民则直接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是天兵天将,突然而至似的。

旅鼠虽为哺乳动物,但其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在北极的3月份,当北极狐为求偶而发出的粗哑尖叫声打破了宁静的苔原带时,旅鼠早已产下了第一窝仔,并在雪下忙于抚养其新生的子女。赶上好年头,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20~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记录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经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窝小旅鼠,每窝可生12个,据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

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旅鼠的天敌颇多,像猫头鹰、贼鸥、雪鹗、北极狐、北极熊等均以旅鼠为食。一对雪鹗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就可吃掉100只旅鼠。甚至于草食性的驯鹿,也会对旅鼠大开杀戒,用蹄将其踩死,然后吃掉,也算得上改善一下生活了。

最使人们感兴趣的还是旅鼠及其天敌具有周期性的数量波动。每隔3~4年,旅鼠数量会剧增,并且通常仅持续一年的时间便开始下降。调查结果证明,有些年份在北极狐的胃中可发现整窝旅鼠,说明北极狐是从雪下将旅鼠挖出来的。旅鼠数量的增加,给北极狐的繁殖提供了绝好的条件,这时100%苔原地区的狐狸洞都有北极狐居住,每窝平均产仔8只;当旅鼠数量降低后,北极狐食物来源严重不足,不得不以营养价值低的食物为食,雌狐体质下降,不怀孕,即使怀孕,生出的幼狐体弱多病,不久便会死亡。这样,连续1~2年的时间,北极狐的数量便会急剧降低。雪鹗主食旅鼠,情况也是如此,当旅鼠数量增加时,雪鹗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当旅鼠数量降低后,大量的雪鹗由于饥饿,被迫南迁。因此,在北美,每隔3~4年都可见到这种雪鹗的大量迁入,而在两次迁入之间,很少见到雪鹗。

毛色变成桔红色

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加,甚至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充足时,才会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使其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例如1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便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旅鼠突然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且永无休止,它们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来临。这时它们便一反常态,不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都面不改色,无所畏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连它们的毛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便于隐蔽的灰黑变成目标明显的桔红,以便吸引天敌的注意,来更多地吞食和消耗它们。与此同时,还显出一种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形成大群。先是到处乱窜,像是出发前的忙乱,接着不知由谁一声令下,则会沿着一定方向进发,星夜兼程,狂奔而去,而大海又总是它们最终的归宿。有趣的是,当它们进行这种死亡大迁移时,总会留下少数同类看家,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使其不至于绝种。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安排好的。

死亡迁移

简介

在所有的北极动物中,小小的旅鼠也许是最为神秘莫测,令人费解的了。在其诸多的奥秘当中,最令人莫名其妙的则是所谓的“死亡大迁移”。

据记载,早在1868年,人们已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年春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一艘满载旅客的航船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突然,人们发现在远离挪威海岸线的海中,有一大片东西在蠕动。原来是一大批旅鼠在海中游泳,一群接着一群从海岸边一直向海中游来,游在前面的,当体力用尽后,便溺死海中,紧随其后的旅鼠仍奋不顾身,继续前进,直到溺死为止。事后,海面上漂浮着数以万计溺死旅鼠的尸体。

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仍屡有发生。

解释一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科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有人认为,旅鼠的集体自杀,可能与它们的高度繁殖能力有关。旅鼠喜独居,好争吵,当其种群数量太高时,它们会变得异常兴奋和烦躁不安,这时,它们便会在雪下洞穴中吱吱乱叫,东奔西跑,打架闹事。因此有人认为,由于其繁殖力过强,旅鼠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只好奔走它乡。值得一提的是,旅鼠的分布极广

,除北欧以外,在美洲西北部、俄罗斯南部草原、一直到蒙古一带均有其分布,但只有北欧挪威的旅鼠有周期性的集体跳海自杀行为。因此,有的生物学家进一步解释说,在数万年前,挪威海和北海比现在要窄得多,那时,旅鼠完全可以游到大海彼岸,长此以往,世代相传,形成了一种遗传本能。然而,由于地壳的运动,目前的挪威海和北海已今非昔比,比过去要宽得多,但旅鼠的遗传本能仍然在起作用,因此,旅鼠照样迁移,最后被溺死海中,演出了一幕幕旅鼠集体自杀的悲剧。

但是,这一学说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旅鼠是啮齿类动物,它几乎以北极所有的植物为食,而且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是地广鼠稀,所以旅鼠的迁移并非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更加有说服力的是,旅鼠在迁移过程中即使遇到食物丰富,地域宽广的地区也决不停留。况且,旅鼠也迁入巴伦支海和沿北冰洋北上,若按上述观点,许多年前巴伦支海北部理应有陆地,否则,旅鼠又为何北迁呢?对此,前苏联的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解释,在10000年以前,地球正处在寒冷的冰期,北冰洋的洋面上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风和飞鸟分别把大量的沙土和植物的种子带到冰面,因此,每逢夏季,这里仍是草木青青,旅鼠完全可能在此生存。只是由于后来气候变化,才导致原来冰块的消失,而如今向北跳入巴伦支海的旅鼠,正是为了寻找昔日的居住地。这一解释虽然有道理,但缺乏充足的证据,因此仍不尽如人意。

解释二

另外一种学说则认为,由于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旅鼠活动过度(紧张不安,东奔西跑)和社群压力增加,结果旅鼠的肾上腺增大,神经高度紧张,显得焦躁不安起来,而且运动的欲望十分强烈,于是便开始分散和迁移,有些企图横渡江河湖泊和大海,尽管旅鼠善于游泳,但终因体力不支而被溺死,有些刚跑到食物稀少的边缘地区,忍饥挨饿,旺盛的性欲随之下降,于是种群数量开始大规模降低。不过,此学说也有一定的缺陷,因为高密度的后果往往不会马上在当代就出现,而是在下一代才受

影响。总之,关于旅鼠集体自杀的问题,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有旅鼠自身生理上、行为上,甚至遗传上的因素,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揭开旅鼠集体自杀之谜。

另外,研究旅鼠生命周期的科学家还发现,在其数量急剧增加的时期,旅鼠体内的化学过程和内分泌系统同时也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正是生物体内控制其种群数量的开关,当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促使该种群大量的集体死亡。但旅鼠到底是集体自杀,还是在迁移过程中误入歧途,坠入大海而溺死,至今仍然看法不一,这一直是生物界中一大难解之谜。

解释三

旅鼠是北极草原上的老大,它们的生育速度实在太快了,一胎最多可以生20只。20天就可以成熟。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大到把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的程度。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死亡!主动的死亡是最好的方式。

这时,旅鼠摇身一变,颜色从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鲜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但是狐狸们、猫头鹰们怎么努力也吃不光所有的旅鼠。

于是旅鼠们集合起来,几十万只、几百万只成群结队地开始了一生中最悲壮的旅行。它们铺天盖地地向大海拥去,前面的旅鼠逢水架桥,以肉体填平小河、池塘,后面的旅鼠踏过同类的尸体继续前进。大军所到之处,植物统统被吃得精光,草地变成荒原,它们的死亡队伍来到海边之后,几百万只旅鼠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似的在水里翻滚……

旅鼠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这种死亡之旅。美国的皮特克用营养恢复学说来解释旅鼠的自杀:当鼠类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食物不足,隐蔽条件恶化,于是,它们只好除了留下少数以繁衍后代之外,统统去死。等到植物恢复时,它们的数量再节节攀升。

自杀之谜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北极冻土地带,那里生活着一种名为旅鼠的啮齿动物,它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循环,激增到一定数目便莫名其妙地急剧减少。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一神秘现象一直困扰着生物学界,存在着旅鼠定期进行“集体自杀”之说。欧洲一个三人生物学家小组称,他们经过长达15年的实地观测研究查明,旅鼠的四大天敌才是决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四大天敌”影响兴衰

在北极地区格陵兰岛东北部、面积约75平方公里的卡鲁普河流域,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奥利维尔·吉尔格和伊尔卡·汉斯基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的伯诺伊特·西特勒组成的科学家小组进行了长达15年的实地观察,收集到了大量旅鼠及其天敌的相关宝贵数据。

三位科学家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报告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研究称,旅鼠的数量确实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异常疯狂的激增之后紧跟着就是迅速的大幅度减少。这一现象并不像“旅鼠集体自杀”说得那样简单,“真相要复杂得多”。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旅鼠的种群数量规律性地消长与其四种天敌的“组合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白鼬、北极狐、雪枭及一种名为长尾贼鸥的海鸟。旅鼠貌似田鼠,一向是这“四大天敌”的美味。

旅鼠及田鼠等近亲同类的数量可以突然增加到正常数量的100倍甚至1000倍。旅鼠数量激增,相应也会导致各种天敌数量的暴涨。捕食旅鼠的天敌们饥肠辘辘时有如此美餐享用不尽,自然“乐不可支”地“努力加餐饭”,于是数量也便惊人上升,随后更要疯狂掠食旅鼠,以至于几近高峰的旅鼠数量开始戏剧性地锐减。旅鼠数量下降,天敌们无法继续觅得足够的食物,数量也开始暴减。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其实,自然界中生物链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这种类似的数量循环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种循环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群保持“动态平衡”的一个生存法则。但有趣的是,在旅鼠这一个例中,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仿佛就像上了闹钟,每次都十分准时地上演一个个回合的生死较量。

白鼬扮演“关键角色”

旅鼠的“繁荣-萧条”循环以4年为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循环链条中,白鼬是一个“关键角色”。在四大天敌中,白鼬是唯一一个只以旅鼠为食物来源的捕食者,与白鼬的“专一”相比,其它三大天敌均为“多面手”,它们会“大吃特吃”旅鼠,但同时还有其它可供选择的一些食物来源。

格陵兰夏季几乎“永无止境”的白昼大大增加了科学家们对猎食者的观察时间。北极广阔的苔原,也使得对旅鼠的观察和计数变得相对容易。科学家们观察发现:苔原为旅鼠提供了大量可食植物,沙土又可以方便地挖洞筑穴。旅鼠数量开始增多时,以旅鼠为食的白鼬也会相应增多,白鼬堪称捕食旅鼠的“专家”。但由于旅鼠繁殖能力超强,所以白鼬增长速度远不及旅鼠,于是旅鼠数目逐渐超出了白鼬的捕食能力,这时,其它三大天敌也会加入捕食队伍。据说,一对雪鸮及它们的子女在一天之内可以把50对旅鼠带回巢中尽情享用。

四大天敌的围攻之下,旅鼠数量开始大幅度减少,白鼬的数量也会相应减少。但白鼬的减少过程有一个时间上的“延迟”,大约1年之后,白鼬体会到旅鼠减少带来的“切肤之痛”,但为时已晚,仅以旅鼠为食的白鼬数量开始骤减。在科学家们的统计数据中,白鼬种群的数量成了深入理解旅鼠循环的关键线索。相比之下,“多面手”们则比白鼬“从容”得多,虽然也会受到波及,但它们可以很快地把猎食目标转移到其它动物上。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依据“捕食者”的行为模式,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捕食者——被捕食者”分析模型,结果利用各种群数量可以粗略地推算出旅鼠的“4年周期”,与现实的经验数据基本一致。科学家们介绍说,在观察过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食物来源及生活空间大小对旅鼠种群数量会产生影响,所以他们的模型中“也没有必要考虑这两个因素”。

吉尔格说:“旅鼠数量呈现周期性循环,近一个世纪来,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出一个定论。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非常热门的问题,也是种群生态学领域研究最为集中的一个问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种群生态学家彼得·哈德森说,类似旅鼠这样的循环在鸟类、昆虫和山猫等大型哺乳动物中也有发生。他对欧洲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赞誉有加,称这是自然界反映出基础理论预测的少数例子之一,并认为将来一定会被列入生物学教科书中。

熊狸

阅读(83)

动物百科小编〃喵〃给大家整理了熊狸的资料,包括熊狸的图片资料、熊狸的形态特征、熊狸的生活习性、熊狸的品种和种类、熊狸的寿命等与熊狸相关的详细信息。

熊狸Binturong

熊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灵猫科 Viverridae
属: 熊狸属 Arctictis
种: 熊狸 A. binturong
        (Raffles, 1821)
分布: 亚洲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熊狸(拼音:xióng lí);
英文名:Binturong;
学名:Arctictis binturong。
熊狸,是一种灵猫科动物,生活在雨林里,长年在树上活动。主食果子,也取食鸟卵、嫩叶、啮齿动物和小鸟。仍然如同熊一样,熊狸是一种归入食肉目的杂食动物。人工饲养下熊狸能活20年,最高记录26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 60-95厘米

身高:

体重: 9-14公斤

生命: 20年左右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次产仔2-6只

习性: 夜间活动

分布: 亚洲南部

熊狸

熊狸学名:Arctictis binturong

熊狸

熊狸行走

熊狸

熊狸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熊狸身长为60-95厘米,重9-14公斤。尾巴的长度几乎等同于躯干的长度。熊狸是灵猫科中体形第二大的种类,雌性体形比雄性大出20%。同时,熊狸也是灵猫科中唯一长素色皮毛的动物,其他灵猫科成员一般都带斑纹。另外,熊狸也是灵猫类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动物。它的尾巴长有蓬松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只手的功能。实际上,只有两种食肉目动物的尾巴有此功能,熊狸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东半球,熊狸还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动物。熊狸长小圆耳,小眼睛。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是犬齿不发达,切齿也不如其他食肉类那么特化。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熊狸是一种夜行动物,白天在树上睡觉,晚上出来活动。会爬树,能在树枝间跳跃攀爬寻找食物,同时用尾巴缠绕树枝协助维持平衡。它们的后肢能往后弯曲很大的角度,便于头朝下从树上爬下来。熊狸用位于尾部的嗅腺在树上蹭擦来标记领土,与同类进行嗅觉交流,在树上爬的时候,会留下一道道的嗅痕。熊狸嗅腺分泌的物质气味常常被形容为“类似热爆米花”。在受威胁的时候会变得异常凶猛,而在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笑的声音。
熊狸主食果子,也取食鸟卵、嫩叶、啮齿动物和小鸟。仍然如同熊一样,熊狸是一种归入食肉目的杂食动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熊狸孕期为91天左右,每次产仔2-6只,幼仔1岁性成熟。人工饲养下熊狸能活20年,最高记录26年。在同等体形的动物中已经算是高寿了。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熊狸分布于东南亚、越南、婆罗洲、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中国云南也有分布。因为砍伐森林行为严重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加上偷猎使其数量骤减。在很多国家熊狸现在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知 识Knowledge

熊狸属于跖行动物,行走的时候脚掌着地,像熊;熊狸的眼睛会遇强光变成一道竖缝,像猫。熊狸的名字就是从这两点相似性来的。

熊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inturong  (Arctictis binturong), also known as bearcat, is a viverrid native to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It is uncommon in much of its range, and has been assessed as Vulnerable on the IUCN Red List because of a declining population trend that is estimated at more than 30%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omas Stamford Raffles first described a specimen from Malacca. In Riau, Indonesia it was known as tenturun.

泽鹿

阅读(101)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羊儿去放狼给大家整理了泽鹿的资料,包括泽鹿的图片资料、泽鹿的形态特征、泽鹿的生活习性、泽鹿的品种和种类、泽鹿的寿命等与泽鹿相关的详细信息。

泽鹿Barasingha

泽鹿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属: 沼鹿属 Rucervus
种: 泽鹿 R. duvaucelii
        (G. Cuvier, 1823)
分布: 印度、尼泊尔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泽鹿(拼音:zé lù);
英文名:Barasingha;
学名:Rucervus duvaucelii。
泽鹿,又名沼鹿,是原住于印度及尼泊尔的鹿。雄鹿的鹿角分开为10-14个叉,有些甚至达至20个。是草食动物,主要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也吃甘蔗 、芦苇和农作物。饲养的泽鹿寿命可达23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体长:

身高: 肩高110-140厘米

体重: 170-180公斤

生命: 23岁

食性: 草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

分布: 印度、尼泊尔

泽鹿

雄性泽鹿

泽鹿

雌性泽鹿

泽鹿

泽鹿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泽鹿,雄性肩高110-140厘米,重量170-180公斤;雌性重量130-145公斤。泽鹿在夏季的体色为浅红色或浅黄褐色,上有白色斑点,与梅花鹿有点相象。到了冬季,泽鹿的体毛会逐渐加厚,特别是在颈部,体色也变成褐色,身上的斑点也不那么明显了。雄性鹿角在弯前长75厘米,周围长13厘米。最大的鹿角在弯前长104.1厘米。雌性无角。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泽鹿在北方邦,它们只栖息在沼泽。在中央邦,它们栖息在近森林的草原。它们在早上及晚上觅食。它们较水鹿少在夜间活动。当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发出尖锐的叫声。群居,平均成员数量为8-20头,最多可达60头。在发情期时,它们会组成很大的群族。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泽鹿的繁殖期是在9月至4月份,妊娠期为240-250日。每胎会产一只幼鹿。饲养的泽鹿寿命可达23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泽鹿分布在印度河、恒河及雅鲁藏布江盆地,与及印度中部至哥达瓦里河。发现的骨头可以追溯至1000年前。不过,它们今天已从西方分布地消失。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1.泽鹿恒河亚种(R. d. branderi)分布在印度中部的硬地,尤其是在中央邦;
2.泽鹿指名亚种(R. d. duvauceli)分布在北方邦、阿萨姆邦及孙德尔本斯的沼泽;
3.泽鹿孟加拉亚种(R. d. ranjitsinhi)分布在阿萨姆邦。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于1964年,估计它们在印度的数量有3000-4000头。在印度中部,泽鹿只在甘哈国家公园存活。其数量由1950年代早期的3000头,10年内下降至少于100头。到了1970年,就只余下少于66头。泽鹿消失的原因是被猎杀、烹食及失去栖息地。泽鹿与印度黑羚及印度大蓝羚于100年前都被引入到德克萨斯州的狩猎场。现有要求将它们重新引入到印度它们接近灭绝的地方。

泽鹿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arasingha (Rucervus duvaucelii syn. Cervus duvaucelii), also called swamp deer, is a deer species distributed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Populations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India are fragmented, and two isolated populations occur in southwestern Nepal. It is extinct in Pakistan and in Bangladesh.
The specific name commemorates the French naturalist Alfred Duvaucel.

野猪

阅读(132)

动物百科小编精灵鼠小弟给大家整理了野猪的资料,包括野猪的图片资料、野猪的形态特征、野猪的生活习性、野猪的品种和种类、野猪的寿命等与野猪相关的详细信息。

野猪Wild boar

野猪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猪科 Suidae
属: 猪属 Sus
种: 野猪 S. scrofa
        (Linnaeus,1758)
分布: 欧亚大陆、北非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野猪(拼音:yě zhū);
英文名:Wild boar;
学名:Sus scrofa。
野猪又名山猪,猪属动物。它们广为分布在世界上,适应多种栖息环境。野猪杂食,无所不吃。野猪会挖洞居住,且是唯一会挖洞的有蹄类动物。家猪是于8000年前由野猪驯化而成。野猪不仅与家猪外貌极为不同,成长速度也远比家猪慢得多,体重亦较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 1.5-2米

身高: 肩高90厘米

体重: 90-200千克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一胎能产8-12只

习性: 群居

分布: 欧亚大陆、北非

野猪

野猪学名:Sus scrofa

野猪

野猪觅食

野猪

野猪奔跑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野猪平均体长为1.5-2米(不包括尾长),肩高90厘米左右,体重90-200千克,不同地区所产的大小也有不同。有些地区野猪的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中国东北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的野猪体重甚至达到将近400千克。野猪的体型粗壮,头部较大,四肢短粗。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年老的背上会长白毛,但也有地区性差异,在中亚地区曾有白色的野猪出现。幼猪的毛色为浅棕色,有黑色条纹。背上有长而硬的鬃毛。毛粗而稀,冬天的毛会长得较密。雄性野猪有两对不断生长的犬齿,可以用来作为武器或挖掘工具,犬齿平均长6厘米,其中3厘米露出嘴外;雌性野猪的犬齿较短,不露出嘴外,但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野猪群一般有20只,也曾有超过50只。一般的野猪群有2-3只母猪与一群幼猪,公猪只在发情期才会加入猪群。野猪为了躲避天敌,白天通常不会出来走动。它们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包括草、果实、坚果、根、昆虫、鸟蛋、大家鼠、腐肉,甚至也会吃野兔和鹿崽等。当受到威胁时,公猪会用獠牙来保护自己,没有獠牙的母猪会咬对方。虽然并非致命的,但这样的攻击会导致严重创伤。
野猪是老虎的猎物。老虎会跟踪野猪群,逐一地袭击它们,此方法曾完全摧毁整群野猪。老虎也会追捕野猪,但很少会如此对付雄猪,尽管野猪因自卫而杀死老虎的情况极为罕见。
狼也会吃野猪,尤其在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及俄罗斯。狼很少会面对面地袭击野猪,很多时会攻击它们的会阴,令它们失去平衡及大量出血。在以往苏联的一些地区,单单一群狼每年就可以杀死50-80只野猪。在意大利的一些地区,由于野猪大量被狼所猎杀,引发野猪发展出一种对狼及家犬较具攻击性的行为。
条纹鬣狗有时也会猎食野猪,但似乎只限位于非洲西北部、中东及印度。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雌性野猪一胎能产8-12只幼猪。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野猪曾广布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地区,西至西班牙与摩洛哥,东至日本,北至北欧地区与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印度与苏丹。栖息环境跨越温带与热带,从半干旱气候至热带雨林、温带林地、草原等都有其踪迹,也经常闯入农地觅食,但就是没有在极干旱,海拔极高,与极寒冷的地区出没。除了青藏高原与戈壁沙漠外,它们广布在中国境内。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在近几世纪,野猪的活动领域因人类猎捕而大量减少。他们可能是于13世纪时消失于英国;英格兰北部于1610年确定已经毫无野猪存活,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试图重新引进野猪到一些国家公园,但因偷猎而告失败。自1700年后,英国就不再有野猪出没。丹麦最后的一头野猪于19世纪初被射杀,于1900年代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突尼斯和苏丹等地完全消失。它们已在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消失,尤其是阿尔泰山以西的地区。不过,在法国仍有很多野猪,且有增长的迹象。于1950年代后欧洲和中亚的野猪开始回升:在1960年圣彼得堡及莫斯科的郊野发现有野猪出没;1970年再次于丹麦与瑞典出现,可能是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于1980年代则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电厂周围的撤离区渐渐变成了野猪的生活空间;于1990年又有野猪迁徙到意大利北部。另外在英国也有大量野猪从笼中逃出,在野外成长,数量正在上升。在香港,由于食物和水源充足,加上绝少人狩猎,野猪的增长颇快,甚至经常走入人类生活的环境。

野猪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wild boar (Sus scrofa), also known as the wild swine or Eurasian wild pig is a suid native to much of Eurasia, North Africa, and the Greater Sunda Islands. Human intervention has spread its range further, making the species one of the widest-ranging mammals in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most widely spread suiform. Its wide range, high numbers, and adaptability mean that it is classed as least concern by the IUCN. The animal probably originated in Southeast Asia during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d outcompeted other suid species as it spread throughout the Old World. 

兔狲

阅读(95)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羊儿去放狼给大家整理了兔狲的资料,包括兔狲的图片资料、兔狲的形态特征、兔狲的生活习性、兔狲的品种和种类、兔狲的寿命等与兔狲相关的详细信息。

兔狲Pallas’s cat

兔狲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e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兔狲属 Otocolobus
种: 兔狲 O. manul
        (Pallas, 1776)
分布: 亚洲中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兔狲(拼音:tù sūn);
英文名:Pallas’s cat;
学名:Otocolobus manul。
兔狲是一种生存在中亚的猫科动物,为猫科兔狲属的唯一物种。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亚洲草原上。它在夜晚活动,捕捉的猎物有啮齿目、鼠兔和鸟类。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体长: 46-65厘米

身高:

体重: 2.5-4.5公斤

生命: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习性: 夜晚活动

分布: 亚洲中部

兔狲

兔狲行走

兔狲

兔狲英文名:Pallas’s cat

兔狲

兔狲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兔狲体长46-65厘米;尾长21-31厘米;重量2.5-4.5公斤。毛发是土黄色且带有垂直的条纹,但有时会因为厚重的毛发而变得不可见。兔狲有几个特征和其他的猫科动物有所区分。它的脚是短的,臀部较肥重,且毛发也很长、很厚。这使得它看起来特别地矮胖且多毛。它的毛发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冬天时会较灰且较不花。它的耳朵位置较低,且使其有一副有点像是猫头鹰的面容。由于其外形,一度被列入猫属,并被命名为Felis manul。甚至乎,在更早的时候,因为它那相对较肥的脸庞,一度被认为是波斯猫品种的祖先。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兔狲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沙漠、荒漠或戈壁地区。它在夜晚活动,捕捉的猎物有啮齿目、鼠兔和鸟类。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兔狲分布于自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青海、内蒙古、河北、四川、西藏、新疆等地。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兔狲指名亚种(学名:Felis manul manul);
兔狲 ferruginea 亚种(学名:Felis manul ferruginea);
兔狲高原亚种(学名:Felis manul nigripecta)。

兔狲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Pallas’s cat (Otocolobus manul), also called manul, is a small wild cat with a broad but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in the grasslands and montan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It i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habitat degradation, prey base decline, and hunting, and has therefore been classified as Near Threatened by IUCN since 2002.
The Pallas’s cat was named after the German naturalist Peter Simon Pallas, who first described the cat in 1776 under the binomial Felis manul.

蜜熊

阅读(69)

动物百科小编偷懒的猪猪给大家整理了蜜熊的资料,包括蜜熊的图片资料、蜜熊的形态特征、蜜熊的生活习性、蜜熊的品种和种类、蜜熊的寿命等与蜜熊相关的详细信息。

蜜熊Kinkajou

蜜熊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浣熊科 Procyonidae
属: 蜜熊属 Potos
种: 蜜熊 P. flavus
        (Schreber, 1774)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蜜熊(拼音:mì xióng);
英文名:Kinkajou;
学名:Potos flavus。
蜜熊,是浣熊科,蜜熊属下的唯一种。原住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的雨林中。夜间活动,最活跃于晚上七时至午夜及破晓前的一小时。杂食性,主要吃果实,有时也会吃鸟蛋、昆虫及鸟类。驯养的蜜熊寿命约到23岁,最高纪录可达41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 40-60厘米

身高:

体重: 1.4-4.6公斤

生命: 约23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产1-2只幼仔

习性: 夜间活动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

蜜熊

蜜熊

蜜熊

蜜熊头部特写

蜜熊

蜜熊夜间活动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蜜熊,体长40-60厘米,尾长40-60厘米,重量1.4-4.6公斤。蜜熊的外毛皮呈金色,底毛呈灰色。舌头长达13厘米,眼睛大,耳朵小,四肢短,爪子锋利。蜜熊以不同的声音沟通。它们的叫声像尖锐,仿佛女人的尖叫声。它们的触觉及嗅觉很灵敏,但视觉很差,未能分辨颜色。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蜜熊是夜间活动的,最活跃于晚上七时至午夜及破晓前的一小时。它们于日间睡在树孔或树荫下。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东西,可以帮助攀树。它们不会用尾巴来抓食物。在口附近、喉咙及腹部的嗅腺可以用来划定领地及行走路线。蜜熊以群族聚居。它们很多时都会独自觅食,有时也会成群或与犬浣熊一同觅食。
蜜熊是杂食性的,有锋利的牙齿,主要吃果实,有时也会吃鸟蛋、昆虫及鸟类。蜜熊的舌头长达13厘米,可以用来摘果实或从花朵中吃花蜜。圈养下的蜜熊曾吃蜂蜜,但在野外却未有纪录。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蜜熊全年会繁殖,孕期为112-118天,雌性每产1-2只幼仔。驯养的蜜熊寿命约到23岁,最高纪录可达41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蜜熊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的雨林中。所在国家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蜜熊七个亚种:
Potos flavus flavus
Potos flavus chapadensis
Potos flavus chiriquensis
Potos flavus megalotus
Potos flavus meridensis
Potos flavus modestus
Potos flavus nocturnus

知 识Knowledge

蜜熊有时会被驯养为宠物。它们很喜欢玩耍,寂静及温驯,并没有显著的气味。若在日间被吵醒、或是嘈音及突然的行动,它们也会变得带有攻击性。被骚扰的蜜熊会尖叫及爪人或咬人。蜜熊携带寄生虫和病菌,会引发伤口感染,被咬的人如果不能及时医治,可能有生命危险。

蜜熊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kinkajou (Potos flavus) is a rainforest mammal of the family Procyonidae related to olingos, coatis, raccoons, and the ringtail and cacomistle. It is the only member of the genus Potos and is also known as the "honey bear" (a name that it shares with the sun bear). Kinkajous may be mistaken for ferrets or monkeys, but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to either. Native to Central America and South America, this mostly frugivorous, arboreal mammal is not an endangered species, though it is seldom seen by people because of its strict nocturnal habits. However, they are hunted for the pet trade, for their fur (to make wallets and horse saddles) and for their meat. The species has been included in Appendix III of CITES by Honduras, which means that exports from Honduras require an export permit and ex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require a certificate of origin or re-export. They may live up to 40 years in captivity.

斯里兰卡象

阅读(89)

动物百科小编精灵鼠小弟给大家整理了斯里兰卡象的资料,包括斯里兰卡象的图片资料、斯里兰卡象的形态特征、斯里兰卡象的生活习性、斯里兰卡象的品种和种类、斯里兰卡象的寿命等与斯里兰卡象相关的详细信息。

斯里兰卡象Sri Lankan elephant

斯里兰卡象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长鼻目 Proboscidea
科: 象科 Elephantidae
属: 亚洲象属 Elephas
种: 亚洲象 E. maximus
亚种: 锡兰象 E. m. maximus
     (Linnaeus, 1758)
分布: 斯里兰卡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斯里兰卡象(拼音:sī lǐ lán kǎ xiàng );
英文名:Sri Lankan elephant;
学名:Elephas maximus maximus。
斯里兰卡象,又名锡兰象,是体型最大的亚洲象亚种。历史分布区包括所有斯里兰卡的生态区域:低地热带雨林、山区森林及干燥地区的森林,虽然亦有零星分布在热带雨林,但主要生活在山区森林。现正濒临绝种。当地的象牙贸易已有2000年历史。由1800年至1900年初,很多斯里兰卡象被人大量捕杀。1999年至2006年底期间,每年都有接近100只野生大象被猎杀。现在只有很少野生象住在保护区外。只有5%到7%的野生大象有象牙。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体长:

身高: 肩高2-3.5米

体重: 2000-5500公斤

生命:

食性: 植食性

繁殖:

习性:

分布: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象

斯里兰卡象头部特写

斯里兰卡象

成群的斯里兰卡象

斯里兰卡象

斯里兰卡象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斯里兰卡象肩高2-3.5米,重量2000-5500公斤。斯里兰卡象皮肤上,尤其是象鼻部分,以及耳朵边缘、腹部和腿部都有大面积的浅褐色,且年龄越大越明显。不过通常由于身上覆盖着泥土而难以辨认出。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斯里兰卡象是食草动物,它主要食草,叶,树皮,掉落在地上的果实、棕榈叶(如椰树树叶)。长大后每日需要吃大约200公斤食物。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斯里兰卡象历史分布区包括所有斯里兰卡的生态区域。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斯里兰卡设立了多个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来保护野生动物,包括斯里兰卡象。平纳维拉(Pinnawala)大象孤儿院医治受伤大象,养育失去母亲的幼象。大约70只大象住在此孤儿院。坐落在斯里兰卡盖克拉镇西北部的平纳维拉的大象孤儿院建于1975年,主要收养那些在丛林中失去母亲的幼象并救治生病和受伤的大象。目前生活在孤儿院中的70多头大象受到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有些还在这里生儿育女。大象在孤儿院生活悠闲,除了定时进食、洗澡,还从事一些搬运木材的劳动和表演节目。目前,大象孤儿院向游人开放,成为斯里兰卡著名的旅游景点。斯里兰卡政府赠送给中国的小象“米盖拉”就出生于此。

斯里兰卡象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ri Lanka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 maximus) is one of three recognized subspecies of the Asian elephant, and native to Sri Lanka. Since 1986, Elephas maximus has been listed as endangered by IUCN as the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by at least 50% over the last three generations, estimated to be 60–75 years. The species is pre-eminently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婆罗洲象

阅读(68)

动物百科小编◆◇嘻哈猴。给大家整理了婆罗洲象的资料,包括婆罗洲象的图片资料、婆罗洲象的形态特征、婆罗洲象的生活习性、婆罗洲象的品种和种类、婆罗洲象的寿命等与婆罗洲象相关的详细信息。

婆罗洲象Borneo elephant

婆罗洲象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长鼻目 Proboscidea
科: 象科 Elephantidae
属: 亚洲象属 Elephas
种: 亚洲象 E. maximus
亚种: 婆罗洲象 E. m. borneensis
     (Deraniyagala, 1950)
分布: 马来半岛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婆罗洲象(拼音:pó luó zhōu xiàng);
英文名:Borneo elephant;
学名: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
婆罗洲象,是亚洲象四个亚种中体型最小的。又称加里曼丹象、侏儒象、婆罗洲侏儒象等,主要生存于分布于马来半岛东南婆罗洲岛北部沙巴,只剩下1500头左右。原来被归类于亚洲象的一个亚种,2003年被认为应属于象的一个独特亚种,但目前尚无定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体长:

身高: 2.5米

体重:

生命:

食性: 植食性

繁殖:

习性:

分布: 马来半岛

婆罗洲象

婆罗洲象学名: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

婆罗洲象

婆罗洲象英文名:Borneo elephant

婆罗洲象

成群的婆罗洲象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婆罗洲象是亚洲象四个亚种中体型最小的,成年雄性身高也不超过2.5米。它们的面孔象其他象种的婴儿,耳朵很大,尾巴很长,几乎垂到地面。体型更小、更丰满,且性情比其他亚洲象更加温和,婆罗洲的大象种群看上去与其它亚洲象有很大差异,拥有较小的头盖骨和牙齿的变形等。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婆罗洲象生活的森林地区,一般是地势平缓的低地和河谷区域,因为低地的土壤肥沃,能长出更多高质量的食物。一只成年侏儒象每天要吃150公斤的棕榈叶、香蕉等。侏儒象的食物来自于至少49属162个不同种的植物,包括几种龙脑香科树种。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婆罗洲象主要生存于分布于马来半岛东南婆罗洲岛北部沙巴。

进化过程Evolutionary process

婆罗洲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近代由人类引入,是亚洲象属或非洲象属的后裔,并非当地的原生物种。一直到2003年以美国人唐·梅尔尼克为主的学者才以DNA检验比对为论据提出不同意见。属于非洲象说法:有一传说婆罗洲象种群起源于非洲苏丹,于1750年左右由东印度公司献给当时部分婆罗洲岛的统治者苏禄人。属于亚洲象说法:婆罗洲岛上没有发现过象的化石,而当地土著的土语中也没有象这个词,是以有者认为婆罗洲象是近代被人类从亚洲其他地区带进婆罗洲的。在20世纪50年代,依解剖上的差异,如较小的头盖骨和牙齿的变形等,婆罗洲象曾被归类于亚洲象(印度象或苏门答蜡象)的一个亚种。但同时有动物学家指出婆罗洲的大象种群看上去与其它亚洲象不同,它们的头骨更小,象牙也存在一些差异。2003年以基因技术揭示了婆罗洲象起源: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研究和保护中心的唐·梅尔尼克(Don Melnick)与来自美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同事研究了婆罗洲大象的DNA。他们收集了婆罗洲北部马来西亚部分的20只大象的粪便和血液样本,从中分离出一个线粒体和5个染色体基因。然后比较这些基因与南亚地区数百头大象的相应基因。2003年的比较结果,婆罗洲大象与任何已知大象种群都存在很大差异,无论是野生还是驯养种群。婆罗洲象应该归于一独特的亚种。研究结果发现婆罗洲象并非近代才出现。它们和其他亚洲象明显不同。婆罗洲象是三十万年前婆罗洲和亚洲大陆分离后,所诞生的新物种。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过去40年来,由于砍伐、改建种植园以及人类居住等原因,位于婆罗洲东北部的马来西亚沙巴州40%的森林消失了,而这里是大多数野生侏儒象生存的栖息地。调查表明,象群活动显然受到人类活动和森林破坏的影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生活在沙巴州的侏儒象很可能不到1000头,这比之前估计的1600头要少许多。低京那巴当岸野生动物保护区作为重要的象群栖息地,可能由于面积较小且栖息地破碎,而无法长期满足大量象群的生活需要。

婆罗洲象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orneo elephant, also called the Borneo pygmy elephant, inhabits northeastern Borneo. Its origin remains the subject of debate. A definitive subspecific classification as 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 awaits a detailed range-wide morphometric and genetic study. Since 1986, Elephas maximus has been listed as endangered by IUCN as the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by at least 50% over the last three generations, estimated to be 60–75 years. The species is pre-eminently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南露脊鲸

阅读(114)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蜗牛赶太阳给大家整理了南露脊鲸的资料,包括南露脊鲸的图片资料、南露脊鲸的形态特征、南露脊鲸的生活习性、南露脊鲸的品种和种类、南露脊鲸的寿命等与南露脊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南露脊鲸Southern right whale

南露脊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亚目: 须鲸亚目 Mysticeti
科: 露脊鲸科 Balaenidae
属: 真露脊鲸属 Eubalaena
种: 南露脊鲸 E. australis
        (Desmoulins, 1822)
分布: 南半球的南部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南露脊鲸(拼音:nán lù jǐ jīng);
英文名:Southern right whale;
学名:Eubalaena australis。
南露脊鲸,又名黑露脊鲸,目前估计大约有7,500条南露脊鲸生活在南半球的南部海域。南露脊鲸是由德穆兰(Desmoulins)于1822年所描述,后来在1864年格雷将南露脊鲸分类为露脊鲸属。南露脊鲸以浮游生物为食包括甲壳类动物幼虫和桡足类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 全长15-18米

身高:

体重: 47-80吨

生命: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分布: 南半球的南部海域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学名:Eubalaena australis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英文名:Southern right whale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跃出水面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南露脊鲸全长15-18米;重量47-80吨。南露脊鲸跟其他的露脊鲸一样,人们可以靠着头上的硬茧、宽广而无背鳍的背部与长且呈拱状的嘴部来分辨南露脊鲸与其他鲸鱼的不同。它们的身体呈现深灰色或黑色,偶尔在腹部还会出现一些斑点。皮肤上的硬茧呈白色,这并不是皮肤的色素造成的,而是大片鲸虱的群落。南露脊鲸的睾丸是所以动物中最大,每个大约500公斤。南露脊鲸几乎无法从外观与北大西洋露脊鲸或北太平洋露脊鲸分辨出来,只能借由它们头部的细微不同来分辨。南露脊鲸头部的硬茧可能比北半球的露脊鲸少,而下颚却拥有比北半球的露脊鲸还多的硬茧。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南露脊鲸会花费整个夏天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很可能在接近南极洲的海域)觅食。它们为了觅食,会在冬季迁移到南半球的北部,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智利、新西兰、莫桑比克与南非的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南露脊鲸的数量估计界于7000与8000只之间。自从禁止猎捕南露脊鲸之后,它们的数量估计每年以7%的速度来增加。这表示南露脊鲸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南部与澳大利亚的族群彼此几乎不会交配,因为雌性的南露脊鲸对于养育及生育栖息地的依赖是非常强烈的,它们会依靠本能来回到幼鲸身边。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南露脊鲸每隔大约3年繁殖1次,雌性孕期11-12个月,每产1仔,重约1500公斤。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南露脊鲸生活在南半球的南部海域。

进化过程Evolutionary process

南露脊鲸是由德穆兰(Desmoulins)于1822年所描述,后来在1864年格雷将南露脊鲸分类为露脊鲸属。之前的分类是将南露脊鲸视为北大西洋露脊鲸(E. glacialis)的亚种,而现在则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种类。而且也许有一天,南露脊鲸会再被重新分类到原本的属,因为生物学家发现3种露脊鲸之间的差异比弓头鲸(露脊鲸属的唯一一个种)与3种露脊鲸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因此在未来有可能会把这4种鲸鱼放在同一个属。南露脊鲸的异名有B. antarctica、B. antipodarum与 E. temminckii这几种。虽然目前把露脊鲸分成3个种,但是在历史上专家们并没有把这3个不同的露脊鲸族群分成3个种。在捕鲸业发达的时期是把它们当成同一种露脊鲸。后来形态学显示北部与南部的露脊鲸在头部外形上有所差异,这个证据显示至少有2个不同的种,一种只能在南半球发现,而另一种则在北半球发现。而且目前并未发现任何露脊鲸族群会穿过温暖的赤道海域,与其他族群接触或繁殖,因为露脊鲸拥有厚重的鲸脂肪让它们无法在赤道海域将体热散发出去。近年来基因研究提供了明显的证据,显示北半球的露脊鲸与南露脊鲸在300万年至1200万年内没有杂交过,证明南露脊鲸的确是一个独立的种。然后更令人惊奇的发现是:北大西洋露脊鲸与北太平洋露脊鲸确实也是不同的种,事实上比起北大西洋露脊鲸,北太平洋露脊鲸更接近南露脊鲸。莱斯(Rice)在1998年将分类维持为2个种,不过罗森邦(Rosenbaum)与布朗尼(Brownell)两团队在2000年对此提出质疑。《世界哺乳动物》(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在2005年列出了3个种,显示一个似乎是永久的变更。生活在露脊鲸皮肤上的鲸虱借由它们的基因模式提供了露脊鲸数目进一步的资讯,因为鲸虱繁殖速度远再露脊鲸之上,所以基因多样性也是更大的。犹他大学的海洋学家研究这些鲸虱的基因后,认为露脊鲸大约600万年至500万前演化成3个不同的种,而且3个种在11世纪人类开始捕鲸之前都是相当繁盛的。露脊鲸第一次是因为南美洲与北美洲相连接而分裂成太平洋与大西洋两个族群,然后因为赤道海域的温度又分裂成南北个族群。这次研究的领导人琼·赛格(Jon Seger)对BBC新闻报告说:“这个研究解决了长久以来对于露脊鲸是否有3个种的疑问。毫无疑问的,露脊鲸确实分成3个不同的种。”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因为海洋相当广大,所以很难去精准的得知南露脊鲸的数量。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于1998年3月在开普敦举行的研讨会提出的数据,估计目前大约有7,000条南露脊鲸。这些资料是研究人员于1990年代在3个地点(阿根廷、南非与澳大利亚)以雌性成年的露脊鲸来研究所收集得来的,然后推测其他未研究的地区,雄鲸与幼鲸的数量则使用雄鲸与雌鲸的比例及成鲸与幼鲸的比例来计算,所以估计出在1999年约有7,000条南露脊鲸。在巴西则透过巴西露脊鲸计划(Brazilian Right Whale Project)的照像辨识(靠着特殊的头部硬茧),目前已经有超过300条南露脊鲸被记录下来,这个计划是由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与国际野生联盟(International Wildlife Coalition)所共同支持的。圣卡塔琳娜州从6月到11月是露脊鲸繁殖与生产幼鲸的中心,目前已知雌鲸也会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生产幼鲸。

南露脊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outhern right whale (Eubalaena australis) is a baleen whale, one of three species classified as right whale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Eubalaena. Like other right whales, the southern right whale is readily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s by the callosities on its head, a broad back without a dorsal fin, and a long arching mouth that begins above the eye. Its skin is very dark grey or black, occasionally with some white patches on the belly. The right whale’s callosities appear white due to large colonies of cyamids (whale lice). It is almost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closely related North Atlantic and the North Pacific right whales, displaying only minor skull differences. It may have fewer callosities on its head and more on its lower lips than the two northern species.[10][11] Approximately 10,000 southern right whales are spread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