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一角鲸

阅读(68)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羊儿去放狼给大家整理了一角鲸的资料,包括一角鲸的图片资料、一角鲸的形态特征、一角鲸的生活习性、一角鲸的品种和种类、一角鲸的寿命等与一角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一角鲸Narwhal

一角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一角鲸科 Monodontidae
属: 一角鲸属 Monodon
种: 一角鲸 M. monoceros
        ( Linnaeus, 1758 )
分布: 近北极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一角鲸(拼音:yī jiǎo jīng);
英文名:Narwhal;
学名:Monodon monoceros。
一角鲸,又称独角鲸和长枪鲸,不规则地分布在北极水域和北大西洋。虽然名为“独角鲸”,但它前部伸出的那根长长的东西并不是角,而是牙,其长度最长可达2.7米。一角鲸是深层的潜水者,它们会在海洋各层深度觅食,主要捕食远洋鱼类(特别是鳕鱼)、鱿鱼、虾、以及底栖生物。一角鲸寿命可达5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标签: 鲸目一角鲸科一角鲸属鲸海洋寒冷水域群居主食鱼类长寿灰色

体长: 全长3.5-4.1米

身高:

体重: 800-1600公斤

生命: 50岁

食性: 鱼类(特别是鳕鱼)、鱿鱼、虾

繁殖: 孕期约15个月

习性:

分布: 近北极海域

一角鲸

雄性一角鲸

一角鲸

雌性一角鲸

一角鲸

雌性一角鲸与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一角鲸全长3.5-4.1米;重量800-1600公斤。一角鲸的头部小而圆,不具凸出的嘴喙。额隆(melon)凸出,在嘴部前方呈小幅度上翘。胸鳍小而宽阔,但长度短,末端微往上弯。成鲸的尾鳍后缘有如凸面镜般明显的凸出,当观测者在飞机上往下方俯视时,容易让人联想到蝴蝶的翅膀。和白鲸相同,一角鲸不具背鳍,但在背部后半有低矮的肉质隆起。所有一角鲸口中均缺乏具功能性的牙齿,大多数雌鲸终生无齿,而雄鲸(包括极少数雌鲸在内)上颚两颗牙齿中左边那颗会在二或三岁时突出唇外且持续生长,突出的部分可达二点七米长,重达十公斤以上。长牙大多数为左旋,内部大半中空,轴心保持笔直,但有时会扭转。极少数雄鲸(比率约500分之1)会连右侧的牙齿也突出唇外,形成“双长牙”的罕见情况,额外长出的右侧长牙通常会比左侧的短。成鲸体色为白色,在背部散布有黑色斑点。年老个体几乎全为白色,仅背部中央、头顶与胸鳍边缘仍看得到黑色区域。刚出生不久的一角鲸浑身呈浅灰色,至刚断奶时几乎全为黑色,之后在腹部与侧面会逐渐出现白色区块。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一角鲸在夏季时通常会形成数百头的大群体,其中包含较小、关系较紧密,数量约二十头左右的小群,这类小群体通常由同一性别或同一年龄层的一角鲸所组成。冬季流冰盛行时,一角鲸的分布似乎更为分散而孤立,这或许是因为冰层间距离不等的裂隙与破洞所造成。由头部的伤痕与外伤,以及长牙折断的高发生率来看,成年雄鲸彼此间似乎有打斗的习性,这类争斗行为可能是为了建立领域或争取交配机会。曾经有目击者清楚地看见数头一角鲸在海面上彼此交错长牙的情景,但无证据指出这是争斗行为的形式型式之一。已知北极熊会在浮冰层间开阔水面的小塘中猎杀一角鲸,夏季时虎鲸也会在近岸水浅处捕食它们。虽然它们不像领航鲸(pilot whale)那样会有大规模集体搁浅的现象,但一角鲸容易被因风吹或快速形成的海冰困住而意外死亡。此类事件在西格陵兰的Disko Bay发生的频率与规模都很高。一角鲸常有浮窥、鲸尾击浪等行为,但跃身击浪则相常罕见。喷气高度低而不明显。
一角鲸是深层的潜水者,它们会在海洋各层深度觅食,主要捕食远洋鱼类(特别是鳕鱼)、鱿鱼、虾、以及底栖生物如格陵兰大比目鱼(Greenland halibut)等。潜水时间可达20分钟,深处超过1,000米。一角鲸似乎是将猎物吸入口中后整个吞下,而不是使用长牙来戳刺猎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一角鲸在冬末至春天交配(四月为高峰期),此时它们难以接近观察。雌性怀孕期约15个月,产期多在夏季(七至八月,以八月初为高峰),此时它们多半待在峡湾里。哺乳期与哺育期皆至少持续一年,生殖间隔至少两年,可能达三年以上。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一角鲸在北极地区的分布并不连续。它们在深水域的数量很多,其中一支的分布北至北大西洋海盆,特别是哈德逊海峡(Hudson Strait)、哈得逊湾(Hudson Bay)北部、福克斯海盆(Foxe Basin)、戴维斯海峡(Davis Strait)、巴芬湾(Buffin Bay)、与Lancaster Sound等水域。另一分布中心位于格陵兰海(Greenland Sea),而在白令海(Bering Sea)北部也有小族群分布。它们的迁徙似乎与海冰的形成和移动有关,当春季冰层不完整或破裂时,一角鲸会随着浮冰缩小的边界移动,并自小裂缝和融化的孔隙间快速的穿过峡湾。在夏季与秋季早期它们会离开这些区域,而当冰层再次扩张时,它们会寻找冰层持续移动的水域过冬,这让它们能在流冰群中较易找到呼吸孔。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一角鲸长久以来被原住民捕杀以取得食物、燃油、以及长牙。其皮肤(原住民土语称为“maktaq”)被视为珍贵美食。商业捕鲸者也会捕捉一角鲸,但仅是偶尔为之,同样栖息于北极的弓头鲸(Bowhead Whale)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二十世纪初期,哈得孙湾公司曾有短暂期间收购一角鲸的皮与长牙输出(前者用于制造软皮手套)。长牙一直是高价的输出品,而maktaq在加拿大与格陵兰北部城镇都是高级商品。其数量估计在巴芬湾约有35,000头,戴维斯海峡约有1,400头,东格陵兰的Scoresby Sound约有300头,上述这些数据未包含潜航中的个体,估计实际总数量应在50,000头以上。已知最大的生存威胁是人类的猎杀,特别是在猎人配备了快速的摩托快艇与火力强大的来福枪之后。

资 料Information

一角鲸与人的比例

一角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narwhal, or narwhale (Monodon monoceros), is a medium-sized toothed whale and possesses a large "tusk" from a protruding canine tooth. It lives year-round in the Arctic waters around Greenland, Canada, and Russia. It is one of two living species of whale in the Monodontidae family, along with the beluga whale. The narwhal males are distinguished by a long, straight, helical tusk, which is an elongated upper left canine. The narwhal was one of many species described by Carolus Linnaeus in his publication Systema Naturae in 1758.

宽吻海豚

阅读(110)

动物百科小编蒙牛沒我牛给大家整理了宽吻海豚的资料,包括宽吻海豚的图片资料、宽吻海豚的形态特征、宽吻海豚的生活习性、宽吻海豚的品种和种类、宽吻海豚的寿命等与宽吻海豚相关的详细信息。

宽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s

宽吻海豚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宽吻海豚属 Tursiops
种: 宽吻海豚 T. truncatus
        ( Montagu, 1821 )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宽吻海豚(拼音:kuān wěn hǎi tún);
英文名:Bottlenose dolphins;
学名:Tursiops truncatus。
宽吻海豚,又称尖吻海豚、瓶鼻海豚、樽鼻海豚、大海豚。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红海等温带和热带海洋中,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区域活动。宽吻海豚的性格友好、活泼而富有好奇心。宽吻海豚目前的生存状况比较安全。但是个别种群由于气候变化或人类捕杀和环境污染,生存也在受到威胁。宽吻海豚寿命30-4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鲸目海豚科宽吻海豚属浅海温暖水域群居活泼聪明主食鱼类长寿灰色

体长: 全长2.3-3.8米

身高:

体重: 200-500公斤

生命: 30-40岁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生殖间隔为2年左右

习性: 性格友好、活泼而富有好奇心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学名:Tursiops truncatus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头部特写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宽吻海豚全长2.3-3.8米;重量200-500公斤。雄性的体长大约比雌性长10-20厘米,而且雄性的体重要重很多。宽吻海豚的身体为流线型,中部粗圆,从背鳍往后逐渐变细,额部有很明显的隆起。由于额部较大,所以头部吻突的实际长度较短。宽吻海豚的上下颌较长,因此获得了瓶鼻海豚的别名,它真正的鼻孔是头上的喷气孔。宽吻海豚的脸看上去像在微笑。宽吻海豚上下颌每侧各有大型牙齿21-26枚,长度为4-5厘米,直径为1厘米,是海豚科中牙齿最大的一种。宽吻海豚的背鳍为三角形,略微后屈,位于体背的中部附近。尾鳍和背鳍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鳍肢基部宽,梢端尖。宽吻海豚依靠上下摆动尾鳍来前进。体侧的胸鳍用来控制方向。鳍肢的位置很靠前。胸鳍中含有和其它鲸目一样在五千万年前进化过来的骨胳,这些骨胳和在陆地上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同源。宽吻海豚的前2枚颈椎愈合,13-14对肋骨中有5对是双头肋。宽吻海豚身体两侧的温度经常是一面高,一面低,而且不断地交替变化,其原因尚不清楚。宽吻海豚的皮肤光滑无毛,全身灰黑色,颜色从脊鳍尖端附近的深灰色,逐渐变化到淡灰色,背鳍鳍肢及尾鳍上下面皆为灰黑色,腹部基本上上是纯白色。这种颜色的组合,使得宽吻海豚在水中游泳的时候,从上方和下方都难以被发现。喷气孔至前额之间有深色带,眼睛到吻突之间也有1-2条深色带。宽吻海豚的大小也和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水温较低的远洋生活的宽吻海豚比在温暖的浅海区生活的宽吻海豚体格要大。比如苏格兰的默里湾是宽吻海豚分布最靠北的地方,那里的宽吻海豚平均身长接近4米,而在美国的佛罗里达附近的热带海域生活的宽吻海豚平均身长是2.5米。而且在水温较低的远洋生活的宽吻海豚体内含有更多的脂肪和更适合深潜的血液成分。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活习性:
宽吻海豚通常的游速为每小时5-11千米;在短时间内,它们的游速最高可以达到每小时70千米。宽吻海豚不仅身体呈流线型,而且有特殊的皮肤构造,皮肤外表十分光滑,里面是海绵状结构,有很多乳突,乳突之间充满液体,犹如无数充满流体的细管,当皮肤表面受到海水紊流的压力变化时,细管内的流体就随着这种压力的改变流出或流入,使紊流的部分能量被吸收,所以在高速游动时不会造成严重的紊流,还能将紊流变成层流,大大地减少了水的摩擦阻力,使游动时既省劲又快速。
宽吻海豚的跳水本领很强,有时全身跃出水面1-2米高,特别是在暴风雨到来之前这种活动更为频繁。
每隔5-8分钟宽吻海豚必须浮上水面用呼吸孔换气。通常它们每分钟会换气2-3次。宽吻海豚的睡眠很浅,有科学家认为宽吻海豚大脑的两个半球交替地休息和工作。
宽吻海豚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区域活动,较少游向远海,一般随着水温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可作向岸或离岸的洄游。宽吻海豚喜欢群居,通常十多只组成一群生活。它们会长期保持这种社会结构。通常是雌性宽吻海豚和她们的幼崽组成一群。生活在离岸深水水域的宽吻海豚群可以联合成一个上百只的大群,有时包含其他种类的海豚甚至领航鲸,有时同伪虎鲸群一起混游。雄性宽吻海豚通常独自生活或2-3只组成一个小群,他们只在短期内会加入其他雌性宽吻海豚的大群。宽吻海豚群体成员之间的眷恋性很强,如果一个个体受伤,其他成员并不逃逸,而是围拢着受伤的同伴不忍舍弃。
宽吻海豚的性格友好、活泼而富有好奇心。宽吻海豚喜欢跟随船只,经常会有一群宽吻海豚接近一名潜水员,偶尔宽吻海豚也会救助受伤的潜水员并把他托到水面上。2004年11月,在新西兰海岸,有三名救生员受到一条3米长的大白鲨的威胁,一群宽吻海豚及时赶来,将三人紧紧地包围住,直到40多分钟后他们安全地返回岸边。
作为食肉动物,宽吻海豚有时候也表现出攻击性。雄性宽吻海豚会因为争夺地位和配偶而打斗,他们有时也攻击鲨鱼或其他小型海豚。在交配季节,雄性宽吻海豚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他们通过彼此撞击头部来展现力量。
食物:
宽吻海豚的食物主要包括带鱼、鲅鱼、鲻鱼等群栖性的鱼类,它们偶尔也吃乌贼或蟹类,以及其他一些小动物。宽吻海豚钉子状的牙齿可以咬住猎物但是不能咀嚼食物。当宽吻海豚发现一群猎物时,它们会集体行动把猎物包围。它们也会搜寻那些在下层水域单独行动的鱼类。宽吻海豚也会用尾鳍击打猎物甚至把捉到的鱼抛出水面,然后自己也跳出水面,在空中再把鱼咬住。
感觉与通讯系统:
宽吻海豚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在水下航行和觅食。它们向前发出声频和超声频的声音信号,以巧妙的方式形成尖锐的发射波束,还能随通信、搜索、跟踪和识别的不同需要而改变信号的参量,例如当宽吻海豚接近物体时,回声逐级变强,宽吻海豚相应地减弱发射的声波。宽吻海豚眼睛后面有很小的外耳壳,但是大部分的回声是通过下颌直接穿入内耳的。
宽吻海豚无论在水中或将头伸出水面时,都同样具有良好的视力。宽吻海豚的视网膜上有一层额外的脉络膜层,有强烈的反光性,能够增加在昏暗环境中的视力。
相比听觉和视觉,宽吻海豚的嗅觉不敏锐。
宽吻海豚没有声带,它们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喷气孔下方的六个气囊发出的声音来交流。每只宽吻海豚都有独特的声音特征。
天敌:
大型的鲨鱼,如虎鲨、黑鲨、公牛鲨等会捕食宽吻海豚,还有同为海豚属的虎鲸。章鱼偶尔也会攻击宽吻海豚。
与人类的关系:
宽吻海豚的智力发达,它们的大脑重量甚至比人脑还要重0.1千克,达到1.6千克。宽吻海豚大脑的宽度要超过长度,这有别于其他动物。
宽吻海豚的理解力较强,讨人喜欢,又生性好奇,经过人工训练,可以进行公众观赏表演。
美国和俄罗斯训练宽吻海豚进行扫雷等军事活动。
由于宽吻海豚能用几秒钟就从很深的海底浮上水面,所以对人类的深海研究有帮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宽吻海豚每年2-5月交配和产仔,雌性怀孕期为11-12个月,生殖间隔为2年左右。通常在浅水区生产。每次产仔大约需要1刻钟到2小时,幼仔出生时体长为1米左右,体重9-11公斤。新生儿不用任何帮助就能向水面游去,进行第一次呼吸。幼仔的尾叶在刚出生时卷成筒状,背鳍贴在身上,但只要一开始游动,尾叶和背鳍就伸展开来,变得富有弹性。母宽吻海豚的身体下方有两个裂缝,位于生殖器的两侧,里面各有一个乳头,可以分泌乳汁。幼仔的哺乳时间为12-18个月,并和母亲一直生活到6岁。雄性宽吻海豚不参与哺育幼仔。雌性宽吻海豚在5-12岁时性成熟,雄性稍迟,在10-12岁。雌性宽吻海豚的寿命在40年左右,而雄性宽吻海豚由于生活充满压力,很少能活过30年。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宽吻海豚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红海等温带和热带海洋中,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区域活动。

资 料Information

宽吻海豚与人的比例

宽吻海豚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ursiops truncatus, commonly known as the 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 or the Atlantic bottlenose dolphin (and in older literature simply as the bottlenose dolphin, a term now applied to the genus), is the most well-known species from the family Delphinidae.

瓜头鲸

阅读(74)

动物百科小编CoCo_小鱼er给大家整理了瓜头鲸的资料,包括瓜头鲸的图片资料、瓜头鲸的形态特征、瓜头鲸的生活习性、瓜头鲸的品种和种类、瓜头鲸的寿命等与瓜头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瓜头鲸Melon-headed whale

瓜头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瓜头鲸属 Peponocephala
种: 瓜头鲸 P. electra
        ( Gray, 1846 )
分布: 热带及亚热带外海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瓜头鲸(拼音:guā tóu jīng);
英文名:Melon-headed whale;
学名:Peponocephala electra。
瓜头鲸,因其尖瓜状的脑袋而得名。别名有瓜状头鲸,多齿黑鲸,小杀人鲸和伊列特拉海豚。它为海豚科的瓜头鲸属下的唯一动物。该物种遍布世界各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外海的深水海域,包括台湾的苏澳,中国大陆的东港附近。瓜头鲸寿命超过3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鲸目海豚科瓜头鲸属鲸海洋温暖水域群居胆小主食鱼类灰色

体长: 全长2.1-2.7米

身高:

体重: 160-220公斤

生命: 超过30岁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习性: 高度的群栖性

分布: 热带及亚热带外海

瓜头鲸

瓜头鲸学名:Peponocephala electra

瓜头鲸

瓜头鲸英文名:Melon-headed whale

瓜头鲸

瓜头鲸潜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瓜头鲸全长2.1-2.7米;重量160-220公斤。瓜头鲸有尖瓜状的脑袋,其也因此得名。其躯体修长呈水雷状,拥有长而尖锐的胸鳍,鳍的长度大约在体长的五分之一,这些都是瓜头鲸较为显著的特征。瓜头鲸较易于小虎鲸混淆,二者除非在近距离内观察,否则很难区分。瓜头鲸全身呈蓝黑,暗灰或暗棕色,它头部细小,其渐缩为钝嘴,上、下颌均有20-24枚左右颗数的牙齿,前段脸部有一块黑色区域。瓜头鲸的下巴要么平直要么则稍微向内部凹陷,其唇部一般呈白色,淡灰或粉红色,而它的肛门和生殖裂周围也呈现淡色。瓜头鲸的胸部有不太明显的淡灰色锚状斑纹,腹部的斑块呈现出灰或不纯的白色。瓜头鲸的背鳍高耸,呈现钩状,末端较为尖锐,但是背鳍的后缘经常受创。瓜头鲸的尾鳍较为宽大,长度大约在体长的四分之一,但是雌鲸相之较窄。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瓜头鲸具有高度的群栖性,族群中的鲸的数量最少在50只左右,一般情况下族群的鲸数一般在100到500只左右,甚至还出现过2000只的大族群。瓜头鲸也有着集体搁浅的记录,例如日本和菲律宾都出现过大量瓜头鲸集体搁浅的记录。瓜头鲸也会与弗氏海豚结伙,它偶尔也会同长吻飞旋原海豚,条纹原海豚以及其他鲸豚类共游。
瓜头鲸行动速度较缓,浮升的时候会将头部扬出水面,而在其浮升时,会造成许多小水雾,使人难以观察到瓜头鲸。而在其快速游行时,瓜头鲸会以小角度越离海面。瓜头鲸有时会进行浮窥,而在其下潜时,瓜头鲸的尾干会明显的拱起。其一般以乌贼,章鱼及鱼类为食。
瓜头鲸一般会提防船只靠近,在受到惊吓时,瓜头鲸也会快速的游走,但是其依然受到捕杀和鱼网缠困的威胁。瓜头鲸也存在着船首乘浪和跃身击浪的记录。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瓜头鲸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深水海域,在菲律宾(特别是宿务岛周围)以及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普遍可见。夏威夷终年可见,而且大多数的瓜头鲸目击报告一般都在大陆架的向海侧以及大洋孤岛附近,很少出现于暖温带水域,它也极少靠近陆地。有人认为瓜头鲸分布范围的北界可能与暖洋流有关。

瓜头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elon-headed whale (species Peponocephala electra; other names are many-toothed blackfish and electra dolphin) is a cetacean of the oceanic dolphin family (Delphinida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ygmy killer whale and pilot whale, and collectively these dolphin species are known by the common name blackfish. It is also related to the false killer whale. The melon-headed whale is wide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s tropical waters, although not often seen by humans because it prefers deep water.

弓头鲸

阅读(111)

动物百科小编米兔 ゝ给大家整理了弓头鲸的资料,包括弓头鲸的图片资料、弓头鲸的形态特征、弓头鲸的生活习性、弓头鲸的品种和种类、弓头鲸的寿命等与弓头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弓头鲸Bowhead whale

弓头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亚目: 须鲸亚目 Mysticeti
科: 露脊鲸科 Balaenidae
属: 露脊鲸属 Balaena
种: 弓头鲸 B. mysticetus
        ( Linnaeus, 1758 )
分布: 北极及附近水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弓头鲸(拼音:gōng tóu jīng);
英文名:Bowhead whale;
学名:Balaena mysticetus。
弓头鲸,旧称北极鲸,又称格陵兰露脊鲸、格陵兰鲸、巨极地鲸、北极露脊鲸。在所有须鲸中只有弓头鲸一生都在北极及附近水域渡过的。弓头鲸拥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迁移、进食、和社交时用以互相沟通。其中一些长而重复的鲸歌可能是交配的讯号。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20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鲸目露脊鲸科露脊鲸属鲸海洋寒冷水域独居迁徙主食磷虾长寿灰色

体长: 全长17-20米

身高:

体重:

生命: 150-200岁

食性: 主食磷虾和浮游动物

繁殖: 每3 -年会诞下一头幼鲸

习性: 泳速缓慢

分布: 北极及附近水域

弓头鲸

弓头鲸头部特写

弓头鲸

弓头鲸英文名:Bowhead whale

弓头鲸

弓头鲸的尾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弓头鲸全长17-20米,雌性较大。弓头鲸体形粗壮,体色呈深色,无背鳍,上颚窄,下颚呈弓形。有长达3米的鲸须 (为同类动物中最长者)以滤食水中的小动物。颅骨大而厚实,用以自水下撞击冰面呼吸 (有因纽特人报告,其撞穿的冰层可达60厘米厚)。鲸脂厚达43-50 厘米,比任何其他动物都厚。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弓头鲸泳速缓慢,通常独来独往,或者结成最多六头的小群体。它们可以在水中逗留40分钟,但并非潜水能手。主食磷虾和浮游动物。天敌有虎鲸和人类。
弓头鲸拥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迁移、进食、和社交时用以互相沟通。其中一些长而重复的鲸歌可能是交配的讯号。其他动作包括跃出水面、在水面拍打尾巴和在水中直立。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弓头鲸交配期约在每年的三至八月份,受孕期主要在三月。交配时组合可以是一雄一雌或数组雄性群体与一至二头雌鲸。每3 至4 年雌鲸会诞下一头幼鲸,幼鲸出生时长约4.5米,重1 吨。1岁时可成长至9米。从前的估计寿命约60-70岁,与其他鲸类相若。但在1993、1995和1999年在鲸体内发现旧的象牙矛尖,触发了对鲸眼结构的研究,因此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至少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200岁的。另一项研究则显示雌鲸到了90岁仍然有生殖能力。由于其寿命之长,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现象。这从极大的个体并无幼兽在侧的情形中得到证实。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在所有须鲸中只有弓头鲸一生都在北极及附近水域渡过的。阿拉斯加的族群冬天会到白令海西南方,然后在春天北上,沿着浮冰的间隙进入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自古以来弓头鲸因为其脂肪、肉、油、骨和鲸须而被人类捕猎。在古老的鱼叉上可能沾有鲸脂,从而判断其年龄和被捕方式。它们与其近亲露脊鲸都有泳速缓慢和死后在水中漂浮的特性,因而成为了捕猎的上选。在商业化捕鲸时代来临以前,北方的水域估计有超过5万头弓头鲸。自1611年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和格陵兰周围水域开始商业捕鲸,把当地增长缓慢的弓头鲸捕杀殆尽以后,人们便到新的海域继续捕鲸。在北太平洋的捕鲸活动始于19世纪中期,只花了20年的时间就把超过60%的鲸猎杀了,弓头鲸近乎于灭绝。目前作为弓头鲸数目下降的主要原因的商业捕鲸活动已经中断,其中阿拉斯加 (又称白令-楚科奇-波弗特群)的族群自此恢复过来,但当地的居民每年仍然捕猎少量鲸(25到40头/年)作基本食粮—这并不影响其复原。1990年其数量仍维持在7,800头,大约是大规模捕鲸前的41%。其他族群的情况资料较少,但估计数目已经很少,大概只有数百头。故全球数目约为8,000至9,000头。弓头鲸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件一,即“受到灭绝威胁的物种”。在美国《濒危物种法》中亦属濒危。其于红皮书的数据如下:1、斯瓦尔巴德群,极危2、鄂霍次克海 (Sea of Okhotsk)群,濒危3、巴芬湾 (Baffin Bay)-戴维斯海峡 (Davis Strait)群,濒危4、哈德逊湾 (Hudson Bay)-福克斯海盆(Foxe Basin)群,易危5、白令-楚科奇-波弗特群,低危,但需要保护

知 识Knowledge

本种在1758年首次见于林奈的《自然分类》 (Systema Naturae)第十版。其属名Balaena一直以来都只有一种。而在1849年由丹麦生理学家、动物学家丹尼尔·腓特烈·埃施里赫特 (Daniel Frederik Eschricht)提出的Leiobalaena是其异名。弓头鲸在分类上一直与露脊鲸分开,自1821年约翰·爱德华·格雷的研究把后者辨别出来以后一直如此,但这种分类并没有基因支持。的确,科学家认为两者的区别比弓头鲸与须鲸科的小。在未来的分类中两属的四个品种有很大机会被划入同一个属中。在化石纪录方面,在中新世 (距今约1000万年)至更新世 (距今约150万年)中五种同属的化石中,Balena prisca可能与现代的弓头鲸一样。这与更早的化石纪录,埋藏于距今2300万年前南美洲地层中的、与之最接近的Morenocetus中间有一段空隙。

资 料Information

弓头鲸(学名:Balaena mysticetus)与人的比例

弓头鲸的绘画(学名:Balaena mysticetus)

弓头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owhead whale (Balaena mysticetus) is a species of the right whale family Balaenidae, in suborder Mysticeti and genus Balaena. A stocky dark-colored whale without a dorsal fin, it can grow to 20 m (66 ft) in length. This thick-bodied species can weigh 75 tonnes (74 long tons; 83 short tons) to 100 tonnes (98 long tons; 110 short tons). It lives entirely in fertile Arctic and sub-Arctic waters, unlike other whales that migrate to low latitude waters to feed or reproduce. It was also known as the Greenland right whale or Arctic whale. American whalemen called it the steeple-top, polar whale, or Russia or Russian whale. The bowhead has the largest mouth of any animal.

短肢领航鲸

阅读(60)

动物百科小编擁抱火焰的蝶给大家整理了短肢领航鲸的资料,包括短肢领航鲸的图片资料、短肢领航鲸的形态特征、短肢领航鲸的生活习性、短肢领航鲸的品种和种类、短肢领航鲸的寿命等与短肢领航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短肢领航鲸Short-finned pilot whale

短肢领航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圆头鲸属 Globicephala
种: 短肢领航鲸 G. macrorhynchus
        ( Gray, 1846 )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短肢领航鲸(拼音:duǎn zhī lǐng háng jīng);
英文名:Short-finned pilot whale;
学名: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
短肢领航鲸,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热带、温带海域,寒冷区域不常见。喜欢群居,很少会单独出没。短肢领航鲸喜欢吃鱼类、乌贼及章鱼。短肢领航鲸寿命45-6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DD) 标签: 鲸目海豚科圆头鲸属鲸海洋温暖水域群居主食鱼类长寿灰色

体长: 全长3.7-5.5米

身高:

体重: 1000-3000公斤

生命: 45-60岁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喜欢群居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短肢领航鲸

短肢领航鲸学名: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

短肢领航鲸

短肢领航鲸英文名:Short-finned pilot whale

短肢领航鲸

短肢领航鲸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短肢领航鲸全长3.7-5.5米;重量1000-3000公斤。雄性较长。短肢领航鲸的身体敦实,前额圆,没有明显的嘴,胸鳍长而尖,全身呈黑色或深灰色,鳍位于身体的较前位置。腹部及喉咙有灰色至白色的斑,眼睛后有灰色或白色的斜斑纹。短肢领航鲸与其近亲的长肢领航鲸很相似,但也有多种不同之处。短肢领航鲸如其名般,其胸鳍较短,边也较圆。它们牙齿的数量也较小,每个颚部只有14-18颗。成年雄鲸的身上可能有一些伤痕。雄鲸及雌鲸的背鳍形状有所不同,而随着年纪背鳍的形状亦有所改变。幼鲸的身体较幼长,年长的身体会变得顿实。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短肢领航鲸喜欢群居,很少会单独出没。它们的群落约有10-30只,有些甚至多达60只。它们会让船只接近。它们很少跃身击浪,但很多时会鲸尾击浪及浮窥。在潜水前,它们会弯曲及举起尾巴;当回到水面呼吸时,它们只会将头顶露出水面,但幼鲸则会将整个头露出水面。成年有时会以鼠豚式来游泳,即大部份身体离开水面。
短肢领航鲸喜欢吃鱼类、乌贼及章鱼。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短肢领航鲸雌鲸妊娠期11-13个月,每胎产1仔,稚鲸初生时体长约140厘米,重60公斤,哺乳期平均两年。雄性短肢领航鲸寿命大约45岁,雌性寿命可达6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短肢领航鲸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热带、温带海域,寒冷区域不常见。

短肢领航鲸分布图:

短肢领航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hort-finned pilot whale (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 is one of the two species of cetaceans in the genus Globicephala. It is part of the oceanic dolphin family (Delphinidae), though its behaviour is closer to that of the larger whales.

短吻海豚

阅读(95)

动物百科小编啪啪兔给大家整理了短吻海豚的资料,包括短吻海豚的图片资料、短吻海豚的形态特征、短吻海豚的生活习性、短吻海豚的品种和种类、短吻海豚的寿命等与短吻海豚相关的详细信息。

短吻海豚Irrawaddy dolphin

短吻海豚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伊豚属 Orcaella
种: 短吻海豚 O. brevirostris
        ( Owen in Gray, 1866)
分布: 东南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短吻海豚(拼音:duǎn wěn hǎi tún);
英文名:Irrawaddy dolphin;
学名:Orcaella brevirostris。
短吻海豚,又名伊豚或伊河豚,是一种散布在孟加拉湾及东南亚海岸及河流的海豚。它们游泳缓慢,但最高可达每小时20-25千米。短吻海豚主要吃辐鳍鱼及鱼卵、头足类及甲壳类。它们可以用口吸吮食物。短吻海豚寿命大约3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鲸目海豚科伊豚属温暖水域群居肉食灰色

体长: 全长2.3-2.7米

身高:

体重: 100-150公斤

生命: 30岁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每2-3年会产一胎

习性: 生活在海岸、河口及江口

分布: 东南亚

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学名:Orcaella brevirostris

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英文名:Irrawaddy dolphin

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短吻海豚全长2.3-2.7米;重量100-150公斤。短吻海豚的外观像白鲸,但是杀人鲸的近亲。它们的头大而且圆顿,嘴并不明显。背鳍位于后背部,短而且钝,呈三角形。它们整体呈深灰蓝色,下身较淡色。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虽然短吻海豚有时会被称为伊河豚,但它们并非淡水豚,而是生活在海岸、河口及江口的海豚。它们也有一些生活在淡水河流,如恒河、湄公河及伊洛瓦底江。
短吻海豚会以卡搭声、叽叽声及嗡嗡声沟通,主要频率达60千赫,相信是用作回声定位。它们主要吃辐鳍鱼及鱼卵、头足类及甲壳类。它们可以用口吸吮食物。它们在浮窥及觅食时会将体内的水份喷出。一些短吻海豚可以受训后造出喷水的动作。它们游泳缓慢,但最高可达每小时20-25千米。
短吻海豚可以潜水70-150秒至12分钟,平均115.3秒。它们的群族很多时都少于6条,但有时也可以多达15条。
短吻海豚会出现种间竞争。有指若将中华白海豚及短吻海豚放在一起时,短吻海豚经常会被中华白海豚追逐及限于细小的空间内。另外,有指在吉尔卡湖,当短吻海豚与瓶鼻海豚在外海道相遇时,短吻海豚会感到惊慌,并会被迫重回到湖中。
短吻海豚与传统渔民似乎是互利共生的。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上游,短吻海豚会帮助渔民驱赶鱼群到渔网中,而渔民亦会将副渔获当作奖励给予它们。历史上,一些短吻海豚是属于某些渔村所拥有,以往曾有案例追讨所属的短吻海豚所驱赶的渔获。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短吻海豚于12月至6月间交配。妊娠期为14个月,每2-3年会产一胎。出生时的幼豚约长1米,重10千克。两岁时就会断奶。7-9岁才达至性成熟。短吻海豚平均寿命为3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短吻海豚分布地由孟加拉湾至新几内亚及菲律宾。在婆罗洲及马来西亚也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在东加里曼丹的马哈坎河曾采集了一个标本。
虽然从未完全的计算短吻海豚的数量,但估计全球共有超过7000条,其中超过90%是在孟加拉。在孟加拉及印度以外地方的短吻海豚都处于极危状况。现时已知短吻海豚共分布在8个地方:
1、孟加拉:在孟加拉湾约有5832条;
2、孟加拉:在孙德尔本斯红树林约有及451条;
3、印度:在吉尔卡湖约有138条;
4、老挝及柬埔寨:在湄公河约有114-152条;
5、印尼:分布在马哈坎河;
6、菲律宾:在马兰巴雅约有77条;
7、缅甸:在伊洛瓦底江约有58-72条;

8、泰国:在宋卡湖少于50条。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短吻海豚受人类的影响较其他海豚深远。刺网是它们的主要威胁,很多个案都是误捕及在网中溺死,这亦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中五个短吻海豚的子群列为极危的原因。在缅甸,电渔法及淘金对短吻海豚造成严重的危害。虽然大部份渔民并非有意猎杀它们,但因生活而误杀的不计其数。在越南及泰国曾一度盛行的炸渔亦造成不少的间接伤害。在某些亚洲国家,短吻海豚会被捕捉来观赏或表演。它们对淡水的适应可以减少建造海水水族箱的成本。于2002年,在亚洲就有最少80个水族馆。不过,以往猎杀短吻海豚的目标是获取其鲸脂。短吻海豚现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物种,其贸易受到禁止。另外,在孟加拉等地,亦纷纷设立保育区,以免它们再次受到渔业的伤害及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知 识Knowledge

短吻海豚最初是由理查·欧文(Richard Owen)于1866年根据一个标本而描述的,这个标本是于1852年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发现的。它们被分类在伊豚属中,澳洲北岸的矮鳍海豚在基因上也是属于伊豚属。此属曾在自己的科及一角鲸科下,现时则普遍接受分类在海豚科下。它们在基因上是杀人鲸的近亲。

短吻海豚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Irrawaddy dolphin (Orcaella brevirostris) is a euryhaline species of oceanic dolphin found in discontinuous subpopulations near sea coasts and in estuaries and rivers in parts of the Bay of Bengal and Southeast Asia.

点斑原海豚

阅读(86)

动物百科小编ペ笨笨猪@给大家整理了点斑原海豚的资料,包括点斑原海豚的图片资料、点斑原海豚的形态特征、点斑原海豚的生活习性、点斑原海豚的品种和种类、点斑原海豚的寿命等与点斑原海豚相关的详细信息。

点斑原海豚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点斑原海豚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原海豚属 Stenella
种: 点斑原海豚 S. attenuata
        ( Gray, 1846)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点斑原海豚(拼音:diǎn bān yuán hǎi tún);
英文名: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学名:Stenella attenuata。
点斑原海豚,主要生活于热带至温带海域。群居性动物,几只到几千只结群而游,远海群比沿海群成员更多。通过回声定位寻觅食物,夜间在海面捕食小鱼、乌贼和甲壳类动物,也食等足目和翼足类动物。平均寿命约为4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标签: 鲸目海豚科原海豚属海洋温暖水域群居肉食长寿灰色

体长: 全长166-257厘米

身高:

体重: 100-120公斤

生命: 约为40岁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每胎生一仔

习性: 群居性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点斑原海豚

点斑原海豚英文名: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点斑原海豚

点斑原海豚潜水

点斑原海豚

点斑原海豚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点斑原海豚全长166-257厘米;重量100-120公斤。点斑原海豚随年龄的增长,皮肤斑点的颜色逐渐加深,故称点斑原海豚。成体背部深灰色,有数量不等的白斑。腹侧灰白色,有暗斑。新生幼豚无斑点,随后腹部先长出一些暗色斑点,之后身体的背面再长出淡色斑点;斑点的数目与大小会随年龄而增多。有些老年海豚斑点多到底色几乎完全不可辨认,身体的背部显得色泽很淡。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点斑原海豚是群居性动物,几只到几千只结群而游,远海群比沿海群成员更多。日本海域,2岁的幼豚会加入其他幼豚群,直到长成返回原群。雌豚发情期离群。也许是饮食区重叠的缘故,在东太平洋,它们常与黄鳍金枪鱼群混游,当然也可能是一种抵御天敌的保护措施。游速快,可达22-28公里/小时。习惯杂耍式的高高跃出水面,有船经过时,则乘着船浪表演一系列空中杂技,金枪鱼渔猎场除外,它们已学会避开捕捞船只。 
通过回声定位寻觅食物。夜间在海面捕食小鱼、乌贼和甲壳类动物,也食等足目和翼足类动物。很多区域的点斑原海豚主食飞鱼。天敌为虎鲸和各种鲨鱼。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点斑原海豚妊娠期持续时间不到一年,哺乳期多于1.5年,是其他鲸类的三倍多。每胎生一仔,多仔情况极少见。北方沿海雌豚的平均性成熟年龄为11.1岁,长于南方远海雌豚的9.8岁。雄性平均14.7岁性成熟。虽然春秋两季繁殖量上升,但并无固定的生育期。东太平洋,两次生育时间间隔为26-36个月,日本海域的为48个月。点斑原海豚平均寿命约为4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点斑原海豚栖息于热带至温带海域,少数在近海活动,大多数生活于温度恒定的远海深水区,在中国,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域等海域。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季节性迁移到日本近海,也是墨西哥湾最常见的品种。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海域):美属萨摩亚、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哈马群岛、孟加拉国、伯利兹、巴西、柬埔寨、佛得角、开曼群岛、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吉布提、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加纳、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海地、洪都拉斯、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求斯、墨西哥、莫桑比克、缅甸、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波多黎各、留尼汪、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中国台湾、坦桑尼亚、泰国、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联酋、美国、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1、点斑原海豚指名亚种 Stenella attenuata attenuata
2、点斑原海豚墨西哥亚种 Stenella attenuata graffmani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估计有228,038头点斑原海豚栖息于东太平洋沿岸海域(CV=34%),东北向的远海有737,000头(2003年),数量比1959年下降了76%,尽管近些年死亡率急剧下降,但种群数量并无明显的恢复迹象。2000年同一区域的估算,总数为876,075头(CV=31%)。夏威夷海域有8,978头 (CV=48%,2006年)。约438,000头生活在日本近海(1993年)。北墨西哥湾,总数估计为34,067头(CV=18%),美国东海岸有14,930 头(CV=41%) 东苏禄海约14,930头(CV=41%),内格罗斯岛与宿务岛间的塔尼翁海峡,种群估计为640头(CV=27%) 。种群趋势未知。

点斑原海豚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Stenella attenuata) is a species of dolphin found in all the world’s temperate and tropical oceans. The species was beginning to come under threat due to the killing of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in tuna purse seines. In the 1980s, the rise of "dolphin-friendly" tuna capture methods saved millions of the species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and it is now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dolphin species in the world.

粗毛兔

阅读(124)

动物百科小编猎猎猎猎猎丶鹰给大家整理了粗毛兔的资料,包括粗毛兔的图片资料、粗毛兔的形态特征、粗毛兔的生活习性、粗毛兔的品种和种类、粗毛兔的寿命等与粗毛兔相关的详细信息。

粗毛兔Hispid hare

粗毛兔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兔形目 Lagomorpha
科: 兔科 Leporidae
属: 粗毛兔属 Caprolagus
种: 粗毛兔 C. hispidus
        ( Pearson, 1839 )
分布: 喜玛拉雅山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粗毛兔(拼音:cū máo tù);
英文名:Hispid hare;
学名:Caprolagus hispidus。
粗毛兔,又名阿萨密兔,通常活动于高海拔草原和沼泽地区,黎明和黄昏最为活跃,草食性。是原住于喜玛拉雅山山脚的一种兔。它们曾经很普遍,但因伐林、农业及人类的开发而失去栖息地。它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动物之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兔形目兔科粗毛兔属南亚草原沼泽植食棕色

体长: 头尾长42-47厘米

身高:

体重: 1.8-3.2公斤

生命:

食性: 草食性

繁殖:

习性: 黎明和黄昏活跃

分布: 喜玛拉雅山脚

粗毛兔

粗毛兔学名:Caprolagus hispidus

粗毛兔

粗毛兔英文名:Hispid hare

粗毛兔

粗毛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粗毛兔头尾长42-47厘米;尾长7-8厘米;雄性重量1.8-2.6公斤;雌性重量2.2-3.2公斤。粗毛兔额骨头很宽,耳朵短。体色深棕色,背部夹杂黑色,腹部胸部为白色。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粗毛兔有限的繁殖信息表明,他们的平均产仔数很小。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粗毛兔分布零星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并有可能分布于不丹。

粗毛兔分布图:

粗毛兔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hispid hare (Caprolagus hispidus), also called Assam rabbit, is a leporid native to South Asia, whose historic range extended along the southern foothills of the Himalayas. Today, the habitat of the hispid hare is highly fragmented with an area of occupancy of less than 500 km2 (190 sq mi) extending over an estimated area of 5,000 to 20,000 km2 (1,900 to 7,700 sq mi). Populations experience a continuing decline in suitable habitat due to increasing agriculture, flood control, and human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classified as Endangered by IUCN since 1986.

长肢领航鲸

阅读(102)

动物百科小编糖 ̄小鸭给大家整理了长肢领航鲸的资料,包括长肢领航鲸的图片资料、长肢领航鲸的形态特征、长肢领航鲸的生活习性、长肢领航鲸的品种和种类、长肢领航鲸的寿命等与长肢领航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长肢领航鲸Long-finned pilot whale

长肢领航鲸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圆头鲸属 Globicephala
种: 长肢领航鲸 G. melas
        ( Traill, 1809 )
分布: 温带和近极地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长肢领航鲸(拼音:chǎng zhī lǐng háng jīng);
英文名:Long-finned pilot whale;
学名:Globicephala melas。
长肢领航鲸,间断分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和近极地海域。成年长肢领航鲸一天需要约50公斤食物,包括头足类及鱼类。它们一般可以潜水达数分钟,觅食时则可以潜超过10分钟。寿命大约55-61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DD) 标签: 鲸目海豚科圆头鲸属鲸海洋肉食灰色

体长: 全长3.7-4.6米

身高:

体重: 1.8-3.5吨

生命: 约55-61岁

食性: 主食头足类及鱼类

繁殖: 3-5年才会生一胎

习性: 群居、活跃

分布: 温带和近极地海域

长肢领航鲸

长肢领航鲸跳跃

长肢领航鲸

长肢领航鲸的背部

长肢领航鲸

长肢领航鲸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长肢领航鲸全长3.7-4.6米;重量1.8-3.5吨。长肢领航鲸像杀人鲸般其实是海豚的一种。它们的前额圆,呈黑色或深灰色,喉咙及腹部呈灰色或白色,有时在背鳍及眼睛后也有灰色或白色斑纹。背鳍呈镰刀状。脚蹼很长,占了体长的15-20%。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长肢领航鲸社交性甚高,可以组成达100头的群落。它们有时会与宽吻海豚及灰海豚社交。成年一天需要约50公斤食物,包括头足类及鱼类。它们一般可以潜水达数分钟,觅食时则可以潜超过10分钟。它们能够潜入水深600米的地方,而一般则只会到30-60米的地方。
长肢领航鲸可以用3-18000赫兹的声音来沟通弓进行回声定位。它们可以在1分钟内发出14-40次这些声音。
长肢领航鲸非常活跃,经常会用尾叶拍打水面或跳出水面窥探。幼生的也会跳出水面,但成年的则很少。它们也会"走到"海滩上,加上其强烈家庭观念,故有时会一起"走到"海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长肢领航鲸妊娠期约12-15个月,要3-5年才会生一胎。幼生出生时长1.8米及重102公斤。幼生需要长达22个月的照顾。虽然全年也可以生育,但大部份幼生都是在夏天出生。雌鲸6-7岁性成熟;雄鲸12岁性成熟。长肢领航鲸寿命大约55-61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长肢领航鲸,间断分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和近极地海域。

长肢领航鲸分布图: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长久以来,北欧法罗群岛的居民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猎杀长肢领航鲸,并视之为他们的传统“庆典”。法罗岛民会驾驶汽艇,将鲸豚驱赶至海湾处,过程冗长,目地就是将体力耗竭,长肢领航鲸群驱至浅滩处,血腥屠杀就此展开。长肢领航鲸遭开肠剖肚,头遭重击,不多久,血染整个海湾,到处散布著鲸豚支离破碎尸身与奄奄一息的垂死长肢领航鲸。由于每次行动都会屠杀大量鲸鱼,血水把海湾都染红,他们的行动早已惹来环保团体及爱护动物团体的关注。2010年7月19日,一名事前混入当地人之中生活的海洋守护者卧底拍摄了一场在Klaksvik城镇进行的屠鲸行动,并把过程上载上网,立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以及人道问题的争议。多个团体在网上发行签名运动,意图向丹麦政府施压,令这种屠鲸的活动被禁止。

长肢领航鲸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long-finned pilot whale (Globicephala melas) is a large species of oceanic dolphin. It shares the genus Globicephala with the short-finned pilot whale (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 Long-finned pilot whales are known as such because of their unusually long pectoral fins.

北海狮

阅读(116)

动物百科小编甜心♂猫猫给大家整理了北海狮的资料,包括北海狮的图片资料、北海狮的形态特征、北海狮的生活习性、北海狮的品种和种类、北海狮的寿命等与北海狮相关的详细信息。

北海狮Steller’s sea lion

北海狮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海狮科 Otariidae
亚科: 海狮亚科 Otariinae
属: 北海狮属 Eumetopias
种: 北海狮 E. jubatus
        ( Schreber, 1776 )
分布: 北太平洋沿岸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北海狮(拼音:běi hǎi shī);
英文名:Steller’s sea lion;
学名:Eumetopias jubatus。
北海狮,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是北海狮属的唯一种类,海狮科最大的一种。以鱼类和头足类动物为食。它们的拉丁文名字事实上可翻译成“有鬃毛的高额者”。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食肉目海狮科北海狮属最大北太平洋沿海领地意识群居肉食棕色

体长: 全长2.3-3米

身高:

体重: 300-700公斤

生命:

食性: 主食鱼类和头足类动物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较强的领地意识

分布: 北太平洋沿岸

北海狮

雄性北海狮

北海狮

雌性北海狮

北海狮

北海狮的幼崽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北海狮全长2.3-3米;重量300-700公斤.成熟的北海狮比其他种的海狮颜色浅,一般是淡黄到淡棕色,偶尔有些红色。雌北海狮比雄的稍浅一点。雄性额头较宽高,嘴部较平,颈部周围有一圈较黑较松的毛,看起来有一点像一圈鬃毛。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北海狮有较强的领地意识。以鱼类和头足类动物为食,主要天敌有虎鲸和大白鲨。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北海狮为一夫多妻制,雌性每产1仔。刚出生的北海狮几乎是纯黑色,几个月之后才退色。一般出生时体重为23公斤左右,不论雌雄,前五年迅速成长。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北海狮,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从俄罗斯的千岛群岛和鄂霍次克海至阿拉斯加湾。

北海狮分布图:

北海狮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teller sea lion (Eumetopias jubatus) also known as the northern sea lion and Steller’s sea lion, is a near threatened species of sea lions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It is the sole member of the genus Eumetopias and the largest of the eared seals (Otariidae). Among pinnipeds, it is inferior in size only to the walrus and the two elephant seals. The species is named for the naturalist Georg Wilhelm Steller, who first described them in 1741. The Steller sea lion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decades due to significant, unexplained declines in their numbers over a large portion of their range in Ala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