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针尾绿鸠的拼音、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亚种分化

针尾绿鸠的图片

针尾绿鸠(学名:Treron apicauda,英文名:Pin-tailed Green Pigeon)是鸽鸠科绿鸠属的鸟类。

针尾绿鸠(读音:zhēn wěi lǜ jiū)是一种中型鸟类,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在1989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中文学名:针尾绿鸠

拉丁学名:Treron apicauda

英文俗名:Pin-tailed Green Pigeon

命名作者:Blyth, 1846

中文目名:鸽形目(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鸽鸠科(Columbidae)

中文属名:绿鸠属(Tr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n India to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8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拼音

针尾绿鸠
针尾绿鸠针尾绿鸠 zhēnwěilǜjiū

鸟种简介

针尾绿鸠
针尾绿鸠针尾绿鸠 针尾绿鸠属鸟纲、鸽形目、鸠鸽科。拉丁学名为Treronapicauda。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云南省的西部、南部以及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区。

针尾绿鸠体长32~37厘米。头部和颈部为草绿色并沾有黄色,颈后部至背上部呈灰绿色。上体呈暗草绿色,并具有蠹状细斑,上体后部缀有黄色。两翅及大覆羽为黑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羽缘均为黄色。尾羽为暗灰色,中央尾羽沾有绿色。下体呈绿黄色,胸部为棕橙色。

针尾绿鸠通常栖息于低海拔地区的阔叶林中,喜结群活动。主要以榕树的果实和各种酱果为食。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地区。

外形特征

针尾绿鸠
针尾绿鸠针尾绿鸠 针尾绿鸠为中型鸟类,体长31一41厘米(尾长达十多厘米),体重180—257克。雄鸟的头部、颈部为淡黄草绿色,后颈和上背为橄榄绿色而沾灰色,形成一条带状。其余上体、翅膀上有二道明显的乳黄色斑。腰和尾上覆羽的颜色较淡,并缀有亮黄色。尾羽与其他绿鸠类的差异十分明显,为暗葡萄灰色或珠灰色,中央一对尾羽特别延长而尖,末?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604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苏绰躺溆辔灿鸬幕课谏舛司哂姓穆躺鹪怠O绿逦袒粕夭空从蟹酆斐壬N蚕赂灿鹞鸷焐讲嗤饩呖淼牡匕咨鹪怠A叫埠透餐扔鹞德躺右缘匕咨4颇竦挠鹕胄勰裣嗨疲迳习担夭棵挥谐壬灿鸾隙蹋蚕赂灿鹞鸷焐猓负跞课咨鲇杏鸶纱ξ液谏:缒さ哪谌ξ忱渡馊ξ焐Q劬Φ闹芪侠渡W煳堵躺=藕焐?

地理分布

针尾绿鸠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广西、四川木里、云南贡山、潞西、耿马和西双版纳等地。

生活习性

针尾绿鸠为留鸟,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组成小群活动于高大的树上,多在树丛之间飞跃,或者站立在树枝上鸣叫,声音大多为富有变化的口哨声,富有音韵,十分悦耳动听。飞行快速而直。主要以榕树和其他植物的果实为食。

叫声:二重唱。一鸟发出轻柔的cuc-coo声,第二鸟接以较高音的huu,重复且越来越快。也发出低吟。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一8月。雄鸟和雌鸟在3一4月间即有相互追逐的行为。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大多筑巢于开阔地或河岸边的乔木树上。巢呈平台状,由枯枝构成,较为简陋。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

保护现状

1.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生效年代: 1989

2.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

3.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亚种分化

针尾绿鸠指名亚种(学名:Treronapicaudaapicauda)。分布于自印度至缅甸以及中国的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东南部。

针尾绿鸠滇南亚种(学名:Treronapicaudalaotinus)。分布于中南半岛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老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针尾绿鸠的拼音、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亚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