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黑腹燕鸥的基本信息、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腹燕鸥的图片

黑腹燕鸥(学名:Sterna acuticauda,英文名:Black-bellied Tern)是鸥科燕鸥属的鸟类。

黑腹燕鸥(学名:Sterna acuticauda)为鸥科燕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中文学名:黑腹燕鸥

拉丁学名:Sterna acuticauda

英文俗名:Black-bellied Tern

命名作者:Gray, JE, 183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燕鸥属(Sterna)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through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4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基本信息

黑腹燕鸥
黑腹燕鸥物种名称:黑腹燕鸥

学名:Sterna acuticaud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J. E. Gray, 1831

英文俗名:Black-bellied Tern

外形特征

黑腹燕鸥
黑腹燕鸥黑腹燕鸥夏羽头顶从前额到枕,包括冠羽辉黑色。前额基部有时缀有白色。背、肩、翅上覆羽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淡灰色。尾呈深叉状。最长的外侧尾羽外侧几近白色,飞羽较背淡,也呈淡灰色。初级飞羽具黑褐色先端。眼先、颊、颏、喉白色,到上胸逐渐变为灰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头顶白色,枕具黑色纵纹,眼后有一黑色斑。下体白色,前颈和胸缀有灰色。有时缀有黑色斑点,其余似夏羽。

幼鸟上体皮黄灰色,具淡皮黄白色羽缘和黑色亚端斑点,内侧次级飞羽有两道黑色横斑和亚端斑。

虹膜暗褐色,嘴橙黄色,冬季尖端较暗:脚和趾橙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62-68克,体长290-320毫米,嘴峰32-40毫米,翅221-24O毫米,尾145-156毫米,跗跖14-16毫米。

地理分布

南亚从印度河流域东贯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及泰国。

生活习性

黑腹燕鸥
黑腹燕鸥黑腹燕鸥栖息于内陆河流、湖泊、水库和邻近的水田地区。常在水域上空不停的飞翔。很少见停息。飞行时不停地发出尖厉的krek krek声。黑腹燕鸥主要以小鱼为食。也吃虾、蝌蚪、甲壳类和昆虫。常潜入水下捕食鱼类。当发现水中食物时,垂直俯冲而下,潜入水中捕食。

生长繁殖

黑腹燕鸥
黑腹燕鸥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开阔水边裸露的沙地上,偶尔在稀疏的草丛间营巢。常成群在一起繁殖。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的形状为钝卵圆形,颜色为沙皮黄色,具淡褐色或红褐色斑点。也有个别为白色或淡绿色的。卵的大小为30-36×23-26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5-16天。

保护现状

黑腹燕鸥为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甚罕见。留鸟分布在云南西南盈江地区。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黑腹燕鸥的基本信息、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