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疣鼻天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保护现状、致危因素、保护现状、最新发现

疣鼻天鹅的图片

疣鼻天鹅(学名:Cygnus olor,英文名:Mute Swan)是鸭科天鹅属的鸟类。

疣鼻天鹅(学名:Cygnus olor),又名赤嘴天鹅,体长约140厘米。是一种大型的游禽。体色洁白,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栖息于水草繁茂的河湾和开阔的湖面。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动物为食。大量分布于欧洲,少数分布在亚洲。中国是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疣鼻天鹅

拉丁学名:Cygnus olor

英文俗名:Mute Swan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天鹅属(Cygnus)

繁殖区:古北界 : Europe to c Asia

非繁殖区:n 非洲,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大型游禽。体长130~155厘米。体重7~10千克。体羽洁白。头部梢带棕黄色。嘴为赤红色。前额具黑色疣突。

嘴赤红色。嘴甲为褐色。嘴基和前额交汇处有一个黑色疣状突起,十分明显,以此区别于其他两种天鹅。头顶至枕部沾有淡棕色。眼先裸露为黑色。

虹膜为棕褐色。尾羽较长而尖。

脚深灰色。附跖、爪和蹼均为黑色。

体形尤如大天鹅,主要特征是眼先黑色与嘴基部相连呈三角形,嘴基和嘴缘为黑色,前端稍淡,近似于肉桂色。

生活习性

叫声
疣鼻天鹅巢
疣鼻天鹅巢

飞行时也将头部伸直,但很少发出叫声,故又得名“无声天鹤”。不善鸣叫,有时发出一种沙哑而低沉的“嘶嘶”声。

习性

疣鼻天鹅为候鸟,栖息于湖泊、江河或沼泽地带。在地上行走拙笨,但极善游泳。疣鼻天鹅性机警。游泳时翅膀常隆起,颈向后弯曲,头部向前低垂。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

食性

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包括水草的根、茎、叶、芽及种籽等,如蒲、金鱼藻、杉叶藻、眼子菜等,也吃水藻和小型水生动物。偶尔吃软体动物和昆虫及小鱼。

营巢

在芦苇丛中营巢,由蒲苇的茎叶搭成,水生植物和泥土构成,内铺杂草和绒羽。

繁殖

繁殖于瑞典、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伊朗、阿富汗、蒙古和中国西北等地,在非洲北部、地中海东部、黑海、印度北部、朝鲜、日本和中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一带越冬。

繁殖期为每年3~5月,每窝产卵4~9枚,夏季产卵5~6枚,卵为乳白色,或呈蓝绿色,重约340克。由雌性完成孵化,孵化期为35~36天。疣鼻天鹅是天鹤中产卵最多的一种。

迁徙

9月底至10月中旬南迁,3月中至4月初迁至北方。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欧洲至中亚,越冬于北非及印度。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国外繁殖于亚洲中部和蒙古,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里海和黑海周围地区,越冬区主要在地中海东部以及印度西北部。

中国分布

繁殖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少数湖泊中,包括中国东北的呼伦池,偶有在中国南部的越冬鸟记录。

疣鼻天鹅在中国国内的繁殖地有新疆艾比湖、赛里木湖、伊犁河流域,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若水,内蒙古乌梁素海,四川德格、若尔盖。迁徙经黑龙江、吉林、辽宁旅顺、河北、山东青岛等,越冬在青海湖和长江中、下游等地。

主要分布省份

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山东、四川、青海、新疆、台湾。

保护区

乌梁素海湿地鸟类;青海湖鸟岛;鄂尔多斯遗鸥;额济纳胡杨林。

山脉湖泊

天山、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艾比湖、青海湖、塔河上游平原、伊犁河、巴音布鲁克、乌伦古湖。

保护现状

疣鼻天鹅,是野生天鹅中数量最多的种类,全世界总数达50多万只。在中国却是数量最少的一种,也是一种数量稀少的珍禽,野生种群数量很低,估计中国不到3000只,繁殖数量有下降的趋势,据袁国映等统计,新疆艾比湖1982年夏季约有250只,到1986年仅剩108只,赛里木湖也只有百余只。

保护现状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 CITES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7年
  • 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年
  • IUCN濒危等级:生效年代:2003年
  •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年
  •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年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致危的主要因素是繁殖区自然条件的不断恶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其生境的破坏,如青海湖地区湖水的不断下降,湖岸沙化使许多植物难以生存,许多疣鼻天鹅赖以生存的食物不断减少,致使疣鼻天鹅不能继续在此繁殖。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疣鼻天鹅胆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因此被利用。

保护现状

措施

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2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疣鼻天鹅数量有限,引起国际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国已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作为一级保护动物,在新疆和内蒙古繁殖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建议

就地保护:对现存不多的几个大的越冬地和繁殖地,实行重点管理。

保护措施:需加强宣传教育,严禁乱捕滥猎,控制人口和牲畜数量,减小草场压力,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行部门协作,如水电工程设计应保证天鹅繁殖区水位保持一定深度等。

最新发现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2012年12月6日,在山西平陆三湾黄河湿地大天鹅越冬地,有摄影爱好者在拍摄白天鹅时,发现一只珍稀的赤嘴天鹅。被发现时,这只赤嘴天鹅正和一群普通大天鹅在水里嬉戏觅食。而疣鼻天鹅原来很少在平陆三湾黄河湿地出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疣鼻天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保护现状、致危因素、保护现状、最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