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牛背鹭属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物种代表、牛背鹭属大全

牛背鹭属的图片

牛背鹭属(学名:Bubulcus)是鹭科(学名:Ardeidae)的一属。

牛背鹭属只有一种——牛背鹭,在鹭科中体形较小,属中型涉禽。身长48 – 53 cm,翼展90- 96 cm,体重300 – 400 g,寿命15年。嘴厚,颈粗短,冬羽近全白,脚沾黄绿。繁殖期头、颈、背等变浅黄,嘴及脚沾红。雄性成鸟繁殖羽期头、颈、上胸及背部中央的蓑羽呈淡黄至橙黄色,体的余部纯白。冬羽几全白色。雌雄同色。幼鸟全身白色。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部黄色,嘴峰皮黄色,跗蹠及趾褐色,爪黑色。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文属名:牛背鹭属(Bubulcus)

中国野生鸟类:

名称类别

牛背鹭属
牛背鹭属牛背鹭

中文名称 牛背鹭属

拉丁学名 Bubulcus

生态 常站在牛背上啄食昆虫,故名。

外形特征

牛背鹭属
牛背鹭属牛背鹭

牛背鹭属只有一种——牛背鹭,在鹭科中体形较小,属中型涉禽。身长48 – 53 cm,翼展90- 96 cm,体重300 – 400 g,寿命15年。嘴厚,颈粗短,冬羽近全白,脚沾黄绿。繁殖期头、颈、背等变浅黄,嘴及脚沾红。雄性成鸟繁殖羽期头、颈、上胸及背部中央的蓑羽呈淡黄至橙黄色,体的余部纯白。冬羽几全白色。雌雄同色。幼鸟全身白色。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部黄色,嘴峰皮黄色,跗蹠及趾褐色,爪黑色。

牛背鹭与白鹭属相比,嘴、脚均较短,繁殖期头部及背部羽毛呈淡金黄色发状。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

地理分布

牛背鹭属
牛背鹭属牛背鹭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

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全世界有3亚中,中国仅1亚种。普通亚种 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分布于吉林、辽宁、山西、西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为夏候鸟,云南、海南、台湾为留鸟。

生活习性

牛背鹭属
牛背鹭属牛背鹭

牛背鹭牛背鹭栖息于低山、平原的稻田、牧场、池塘、水库、稻田及沼泽湿地。成对或小群在田地、草地上活动觅食,常跟在犁田的牛后面,捕食翻耕出来的昆虫,也常停栖牛背上啄吃蜱螨等寄生虫。停止时喜站在树梢,颈缩成“S”形。性温顺,不甚畏人。营巢于近水的大树、竹林或杉林。以尖利的喙捕捉鱼、蛙、蝲蛄和湿地及沼泽地的小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牛背鹭4~7月繁殖,常与白鹭、池鹭混群营巢于松、杉、樟、竹林。巢浅盘状,由树枝交搭而成。巢大小为:长径43.8(41.2~45.3)cm,宽径23.2(20.3~25.2)cm,深6.8(6.1~7.9)cm,巢平均距地高7.2m。营巢3~5天。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每次3~5枚,平均3.4枚。卵径46.04(44.32~49.2)mm×31.87(30.62~33.42)mm,卵重25.56(22.830.2)g,孵化期24.2天,孵化率83.4%。巢距地面高16.29m。卵淡蓝绿色,日产或隔日产卵,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1~25天,育雏期35~39天。雏为晚成性。

地理分布

牛背鹭属
牛背鹭属牛背鹭

牛背鹭(3种)

1.Bubulcus ibis ibis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洲里海、美国、加拿大、智利、圭亚那、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地区。

2.Bubulcus ibis seychellarum 分布于塞舌尔。

3.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分布于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物种代表

牛背鹭属
牛背鹭属牛背鹭

简介

牛背鹭别名黄头鹭、畜鹭、放牛郎等,为鹳形目,鹭科,牛背鹭属。成鸟夏羽大都为乳白色。头、颈橙黄;前颈基部着生橙黄色蓑羽,背上具一束桂皮红棕色蓑羽,向后延伸至尾羽末端,有时甚至更长。冬羽几呈橙黄色,长羽全部脱落,仅头顶留下少许。牛背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其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因而得了个“牛背鹭”的名字。

生活习性

牛背鹭平时成对生活,有时成小群,以昆虫、蚂蚁及蜘蛛、娱蚣和青蛙等为食。傍晚小群列队低飞过有水地区回到群栖地点。繁殖时成结队,一般20~50对一群。营巢于树上或池塘、沼泽等处,一窝产3~5枚卵。雌雄一起孵卵,但以雌鸟为主,21~24日以后雏鸟孵出。

分布范围

牛背鹭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北京及山东威海也偶见。国外则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多见于平原、山脚下的耕地、荒地及沼泽等处。

牛背鹭属鸟类大全

西方牛背鹭牛背鹭属:西方牛背鹭

学名:Bubulcus ibis

英文名:Western Cattle Egret
牛背鹭牛背鹭属:牛背鹭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Bubulcus coromandus

英文名:Eastern Cattle Egre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牛背鹭属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物种代表、牛背鹭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