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流苏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流苏鹬的图片

流苏鹬(学名:Philomachus pugnax,英文名:Ruff)为鹬科流苏鹬属的鸟类,自成一属。栖于源边沼泽地带。以软体动物、甲壳类、蠕虫、昆虫和大量的水生植物为食。分布于新疆、西藏南部,偶见于青岛、福州(旅鸟);福建、广东、台湾、广西(冬候鸟)。

中文学名:流苏鹬

拉丁学名:Philomachus pugnax

英文俗名:Ruff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流苏鹬属(Philomachus)

繁殖区: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非洲, sw 古北界,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7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流苏鹬
流苏鹬

流苏鹬夏季雄鸟的脸多数裸露,具有小的疣和纤羽。耳羽簇,枕部两边和覆盖在前颈和胸的饰羽变化较大,颜色为栗色,皮黄色,白色,或黑色而带紫色光泽,具有黑色横斑或无斑。翕、肩和三级飞羽主要为灰褐色,混杂着栗色或黑色,羽缘较淡。飞羽黑褐色,大覆羽尖端白色,内恻初级飞羽基部也为白色,它们共同形成翅上窄的白色翅带。腰主要为黑褐色。尾上覆羽相当长,中间褐色,两边白色,形成两个大的椭圆形白斑。尾羽主要为暗灰色,多被尾上覆羽所掩盖。下体白色,下胸和两胁缀有一些黑色或栗色。

雌鸟夏羽脸不裸露。头部没有耳羽簇、前颈和胸也无装饰羽。上体主要为褐灰色,羽缘白色。翕和肩具黑色中心斑。下体主要为白色,胸和两胁具显著的黑色斑点。

冬羽似雌鸟夏羽,但上下体均较淡。上作暗灰褐色,具黑色中心斑。下体白色,前颈、胸和两胁微缀灰色斑点。有些(多数为雄鸟)在胸和颈基具明显的斑纹。有的头、颈和胸,有时甚致上翕纯白无斑。

幼鸟似冬羽。但头、颈、胸和上腹缀有较多的皮黄色。翕、肩和三级飞羽黑色。具淡皮黄栗色和白色羽缘。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缘皮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多数为黑褐色。有时在基部缀有褐色或红色。但在繁殖期雄鸟常有很大变化,常为黄色、橙色或粉红色。嘴短,微向下弯曲。雄鸟繁殖期脸部皮肤颜色也有变化,常为绿色、黄色、橙色或红色。脚粉红色、橙红色或黄色。幼鸟脚为暗黄褐色或绿色。但第一年冬天以后则混杂有橙色或橙粉红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37—232克,雌性95一120克;体长雄性26O一330毫米,雌性200—270毫米;嘴峰雄性30—42毫米,雌性26—31毫米;翅雄性167—210毫米,雌性132—170毫米;尾雄性62—70毫米,雌性49—60毫米;,跗跖雄性45—55毫米,雌性37—47毫米。

地理分布

流苏鹬
流苏鹬

流苏鹬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西自英国、挪威、瑞典,往东到西伯利亚东北角的楚科奇半岛,南至德国、荷兰、中亚吉尔吉斯平原和阿尔泰山。越冬于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迁徙期间经过中国新疆西部、西藏南部、吉林西部、河北、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广西、香港和台湾。部分留在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越冬。

生活习性

流苏鹬
流苏鹬

流苏鹬繁殖期栖息于冻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与河流岸边,以及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草地、稻田、耕地、河流、湖泊、河口、水塘、沼泽、以及海岸水塘岸边和附近沼泽与湿地上。很少到海边湖涧地带活动。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和栖息。常边走边啄食。有时也进到深水地区,将头浸入水中觅食。在东非盐水湖地区,常常游泳。

流苏鹬主要以甲虫、蟋蟀、蚯蚓、蠕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少数植物种子。常边走边啄食。

声音: 移动的时候叫“BI-YU BI-YU”,晚上叫“GUAC-GUAC”。

生长繁殖

流苏鹬
流苏鹬

流苏鹬的繁殖期为5—8月。营巢于沼泽湿地和水域岸边。特别喜欢在有草的湖泊与河流岸边营巢。雌雄鸟之间无固定的配偶关系,不形成对。在繁殖交配期间,雄鸟常聚集在固定的苔原湖边或其它适合的求偶场进行复杂的求偶表演。在此表演中,一些雄鸟还通过某种姿式,有时甚致通过踢、啄来保卫自己独自的、大约一平方米左右的“居留地”,而其它处于从属地位的雄鸟则聚集于周围。它们竖起耳羽簇和展开饰羽,做出各种姿式,彼此相互向上跳跃,并不断地争斗。特别是当雌鸟到来时,这种活动更为活跃。雌鸟来到求偶场,和一个或多个雄鸟交配后,便离开求偶场独自营巢繁殖。而雄鸟则继续留在求偶场,等待前来的雌鸟与之交配,不参与任何孵卵和照护幼雏的活动。通常置巢于草丛中或在有其它植物隐蔽下的地上。通常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巢实际上很简陋。主要由雌鸟在地上掘一小坑,内垫以枯草和树叶。每窝产卵通常为4枚,偶尔3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黄褐色、淡绿色或淡蓝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卵的大小为39—48×28~33毫米。雌马孵卵,孵化期20~21天。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流苏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